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8章 思想盛宴,浮生又得半日闲(4/5)

慢慢想通了,认了!对于一个大时代来说,个人多么渺小啊。无官一身轻,尤其退居二线以后,我冷眼旁观,读书看报,过得比任何时候都充实。我不敢说已经参透生死,但至少不会心浮气躁了。”

不知不觉,时针指向十二点,袁晋鹏、周自远起身告辞,柳申挽留道:“难得请你两个秀才吃饭,正好今天农村朋友送来一只野生大甲鱼,两斤多重,在红烧,一起吃。”

袁晋鹏在凤岭做几年书记,工资没领几个,野生甲鱼倒吃了不少。周自远四处采访,吃甲鱼的机会也不少。他们觉得,和柳申聊天比野生甲鱼的诱惑力大得多,便半推半就留下来。他们难得对谁心悦诚服,在平安县,柳申是绝无仅有的一个。柳申的阅历、文字、思想让他们自愧不如。尤为重要的是,当他们迷惑和彷徨时,柳申总能为他们指点迷津。在农村同龄人中,袁晋鹏、周自远运气不错,上大学、进机关、做领导……,顺风顺水。可是,现在的形势让他们有点迷茫。社会将怎样演进呢?

柳申不喝酒,却不由分说给袁晋鹏、周自远撬开几瓶啤酒,他们只好客随主便,爽快地端起酒杯。酒至半酣,周自远的话渐渐多起来:“柳部长,是不是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了?几年前苏联轰然解体,今年台湾国民党被赶下了台。去年我们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今年因农民负担引发的人命案翻了几番,真不知道怎么了?!”

柳申抿嘴笑道:“放心,天塌不下来,地陷不下去。当年自然灾害严重,饿死、逼死、整死多少人啊,也没有谁揭竿而起吧。在中国,我们的执政基础很牢靠,党管军队、党管干部,出不了大乱子。当然,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难免多一些。国企转制改革、粮食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哪样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呢?说实话,我也有很多困惑啊。时期,大家日子过得苦,但精神生活很丰富,尤其基本上做到官兵一致。现在,一边是主要触及基层百姓利益、大刀阔斧的改革,一边还在蔓生贪腐和特权。问题很多,农民负担问题只是冰山一角。你们两个人都是青年才俊,前途远大,未来的路很长,要善于适应社会的剧烈转型。有人开玩笑说,社会就是这样,主意你自己拿,这就是社会主义。”

袁晋鹏说:“柳部长看得透,说得精彩。其实,我们不去适应又能如何?不过,我想问您一个问题,问错了,您别见怪。”

“小袁,什么问题还要这么吞吞吐吐?尽管问,没事。”柳申哈哈一笑说。

袁晋鹏欲言又止:“柳部长,我觉得以您的才能,不说做省部级领导,至少做个地委书记绰绰有余。如果您在关键时刻肯花钱,是不是就上去了?”

柳申沉吟片刻,说:“那个时候不敢说百分百的风清气正,至少不是用钱能解决所有问题。我的问题是上级组织部门对三种人界定扩大化了,当时我无非一个普通学生,怎么算得上什么三种人。其实,很多事情看开点吧,做多大的官、发多大的财未必幸福,甚至不如一个凡夫俗子过得自在。道家讲究道法自然,我主张凡事顺其自然。这不是宿命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什么结果都不要怕,都可以担当。苏东坡说一蓑烟雨任平生,说也无风雨也无晴,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永远不会被生活击倒。”

两瓶啤酒下肚,周自远说话放开了:“有时候,一个人的痛苦不是自己的失败,而是别人无端的成功。多少比你品行差、学历低、能力弱的人靠着先天的裙带关系坐直升飞机上去了,多少一无所长的人靠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这样的下三滥手段平步青云,人模狗样地坐在主席台上,这实在让人咽不下这口气啊!”

“柳部长,自远说的这些困惑我也有。说实话,我对这条路有点厌烦了。”袁晋鹏说。

柳申笑道:“哪里这一点点挫折就能把你袁晋鹏打倒?不可能。你年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