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也给你诚意,你受得住么?(3/4)

绝对客观的也不现实,只要编撰者是人,总有主观偏向,就算是司马迁的《史记》,在许多内容上极为克制,亦免不了带有个人情感。

狄进倒也不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鄙视前人,他只是准备去糟存精,将《新唐书》的优点保留下来,再把那些槽点去除。

这是一项大工程,宋祁、欧阳修等一众人断断续续修了二十年,狄进提前拉开这场修书的序幕,所耗费的时间也是要十数年之久。

所幸这件事首先不需要以一己之力完成,可以自己定下基调,再多招文人协助完成,其次也不需要连续做成,反倒能给自己留一条退路,来日若是卷入**,就退回馆阁修《唐书》。

相比起狄进的未雨绸缪,王尧臣的目的就单纯多了,他原本没有关注《唐书》,但这些时日真正了解后,只看得直皱眉头,也坚定地参与进来。

当然他们还不够资格,便又请出了知贡举的刘筠。

刘筠早年参与修撰《图经》及《册府元龟》,被公认为精细敏捷,有了这位翰林学士出面,初步具备了修史的资格,先把前期工作完成。

此时两人面前各自摆放了几摞史料文献,王尧臣还时不时去书架上,寻找自己想要查阅的资料,倒是突然高声道:“仕林,这是你感兴趣的渤海史料!”

狄进闻言起身,就见王尧臣从角落里抽出一本厚厚的书册,掸了掸上面的灰尘,递了过来:“《渤海记》?这可是好书啊!”

此书是唐朝使臣所著,在出使渤海期间,留下笺、启、赋、诗等大量文字,并记载渤海的年号、官制、地理、交通、物产、风俗等情况,后世已亡佚,只能从《新唐书》里面摘录的部分作为参考。

此刻拿到完整版,狄进先是翻开,大致阅览了一遍,心头有了数,然后唤来书吏,让他们开始誊抄。

数日之后,以《渤海记》为主体的第一卷资料成型,狄进将之统稿删革,命名为《密藏源流》,带回了家中,将宝神奴身上剥下的秘卷取出,把上面的渤海文字记录在册子的最后一篇,然后交予姐姐。

狄湘灵接过后,翻了几页就觉得枯燥无味,不感兴趣地合上:“这是?”

“盗首不是对渤海密藏念念不忘,希望能破解宝藏的秘密,作为招安的条件么?”狄进道:“我现在就在修《唐书》的同时,整理这部《密藏源流》,其内就有渤海宝藏的秘密,这是第一册,后面还有!”

狄湘灵明白了:“我将此物交给欧阳春,让他带给盗首?”

狄进微微一笑:“不,总不能什么事都劳烦‘北侠’,让京师中跟无忧洞有往来的牙人带到鬼市,将这份‘诚意’光明正大地交给盗首!”

……

无忧洞内。

石壁上的扭曲影子开始交错,那是一群群人聚集着,窃窃私语着。

“听说了么?盗首要接受朝廷招安了!”

“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那些牙人藏不住事,都交代了,盗首在寻找一处宝藏,那是渤海亡国后留下的,里面有无穷尽的财宝,谁得了就能荣华富贵,十辈子都享用不尽!”

……

“朝廷为何自己不挖?”

“因为宝藏在辽地啊,如果在宋境,衙门的狗官早就挖出来了!”

“嘿!那就是我们江湖子的机会了!”

……

“怪不得盗首会愿意,有了这等宝藏,谁还愿意躲在这洞里?”

“这等大富贵,岂能错过?”

“盯住!一定要盯住!”

……

“《密藏源流》,此书记录的确实是渤海国情,还有这最后的暗语,似乎真与宝藏有关,那狄进是从何处寻得此书的?难道此人真能破解宝藏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