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七章 青柠科技量子计算实验室成立!(4/5)

劳动合同给予了补偿,这些研究人员并没有闹事,只是遗憾不能留下来,毕竟青柠科技的待遇之高,在业界也是出了名的。

这样一来,“青柠科技量子计算实验室”就有二十二个正式的研究人员了,秦克打算再从国内的实验室、研究所里挖八个人,最终整个实验室的编制会是三十五人。

正副主任自然是他和宁青筠,具体的技术负责人是哈罗德,下面有十九个得国引进的科研人才,十个从国内招募的科研人才,额外再配两名翻译和一名综合事务人员,基本上就是完善的实验室架构了。

如果后续得国技术人员离开,那就再招募国内的人才,最终会以培养本国的技术人员为主。

除了哈罗德随秦克一起返回夏国外,其余得国科研人员会在十天内陆续抵达夏国的京城,具体的接机、入职事项、食宿安排等事情就不需要秦克和宁青筠操心了,青柠科技的人事部门和后勤办公部门自然会办得妥妥当当。

从国内招人、挖人的事秦克也全交给青柠科技去折腾了,他和宁青筠只管最后一个面试环节。

此外还有采购的“30mk超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到港、运输、安装、调试,以及其余实验仪器的采购等工作,看起来杂七杂八挺多的,但回到国内后有助理方咏棠全程跟进并每天向秦克、宁青筠汇报进度,实际上两人不用怎么费心。

回国后,两人的生活节奏基本上恢复如常。

由于还在八月下旬的暑假,不用讲课,两人白天到流体力学实验室“上班”,早上继续研究n-s方程,下午则指导指导各个科研课题组,上上数学建模的培训课。

晚上和周末他们的主要精力则放到了“拓扑量子计算”的研究上,最优先的就是尽快掌握科佩特教授移交过来的完整课题资料,以及制订实验计划,等“青柠科技量子计算实验室”设备人员到位、正式可以运转时迅速推进相关的研究。

至于另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编写“计算种子学”教程之事,反倒不用两人投入太多的时间精力。

宁青筠已经以两人之前撰写的两百多页手稿为蓝本,制订了详细的大纲与编写守则,细节内容则交给了魏学铭带着青柠植物培育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们来补充完善,两人定期给这些技术人员讲课,指导他们更快更好地掌握计算种子学,并完成教程的编写。

秦克和宁青筠只需要进行最后的核对以及关键细节的编写就行了,而这些大多数在初版的手稿里都有,顶多再细化一下,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罢了。

这项教程编写工作,估计会在十月份时就完成。

还有“完美型沙漠红薯”的第一次培育和大规模育种,两人同样只是定期过问和指导,具体工作则交给魏学铭来负责。

虽然事务繁多,但一切都有条不紊地开展,秦克与宁青筠甚至还能如往常一样周末出去约会,享受属于他们的青春岁月与浪漫时光。

时间转眼间便来到了金秋九月的上旬,清木大学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学,许多穿着绿色军训服的青涩面孔出现在校园里,校园重新恢复了热闹。

秦克和宁青筠已结束了学生时代,正式进入到一级教授的角色当中。

许多事情也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副校长顾伯钧带着学校教务处、办公室、后勤处的负责人,来到流体力学实验室,找秦克二人商谈落实一些之前承诺过的事宜。

比如两人的住宿问题——此时他俩都不再是学生身份,再住在原本的学生宿舍显然不合适了。

原本学校就承诺过会提供校内教工宿舍区带花园的别墅,这时自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