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七章 青柠科技量子计算实验室成立!(3/5)

基本上满足进行拓扑量子计算课题的实验了。

秦克当即拍板,就定下了购买这个量子材料实验室。

购买工作由青柠科技的ceo周树涛跟进,加上有鲁信平这样的大秘书亲自跟进,整个转让手续办理得很快也很顺利,只花了三天时间,这处量子材料实验室便悄悄地完成了股权转让,改名为“青柠科技量子计算实验室”。

秦克与宁青筠的青柠科技以高端设备和技术入股,持股80%。科技管理部门下属的国家量子计算产业投资基金,以土地、房屋及原有设备折合持股20%。

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国家量子计算产业投资基金不参与管理、不干涉实验室的任何事务;秦克和宁青筠出任实验室的正副主任一职,两人拥有一票否决权以及整个实验室的全部管理权;实验室的所有科研成果归属权均在两人手里,但国家量子计算产业投资基金能享受到20%的税后净利润分红。

这样类似“合资”的持股架构,最大的优势是使得“青柠科技量子计算实验室”可以名正言顺地申请国家的科研经费,享受税收优惠,且必要时可以申请国家力量进行保护。

如此优厚得让人眼红的条件,自然是国家对于秦克和宁青筠的信任和支持,也是对他俩无偿捐赠“完美型沙漠红薯”和“精准滴灌技术”专利和全部研究资料的回报。

“青柠科技量子计算实验室”的成立静悄悄的,连同那台高端设备的引进,都没引起多大的关注,这也是秦克的意思,现在一切还没开始,没必要传得沸沸扬扬的,徒增各种采访的麻烦。

解决了设备与实验室采购等硬件条件,剩下就是人才问题了。

秦克和宁青筠留在得国时,将采购设备的工作交给了周树涛,他们则将重点放在了人才招揽上。

第一个招揽到的人才,就是科佩特原本的助理哈罗德。

哈罗德·奥德里奇,慕尼黑大学物理系量子力学专业博士后,毕业后就一直跟随恩师科佩特教授从事凝聚态物理、量子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今年已33岁,但因为有点腼腆,不擅长与女生交往,未有女朋友,更未结婚,是典型的大龄单身科研狗。

招揽哈罗德并不算困难,一来他对这个拓扑量子计算的课题付出了很多心血,很不舍得就这样放弃;二来现在课题组解散,他相当于失业了,而青柠科技给出的待遇非常优厚;三来他原本就对秦克、宁青筠是发自内心的敬服,所以在科佩特的劝说下,这个单身大龄青年给家里父母打了个电话后,便爽快地同意加入青柠科技,到夏国替秦克和宁青筠打工,继续进行拓扑量子计算课题的研究工作。

秦克打算将他任命为“青柠科技量子计算实验室”的实际负责人,给予植物培育实验室的魏学铭一样薪酬待遇。

科佩特教授原本研究团队里的其余几十人,大多数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到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工作生活,不过科佩特的劝说作用很大,最终还是有十九个年轻的科研人员同意加入到夏国团队中,但与哈罗德签了五年的合约不一样,他们只签了一年的合约,一年后是继续给青柠科技打工,还是离职返回得国,就到时再议。

秦克对此并没意见,他有信心在八九个月内完成这个拓扑量子计算的课题,估计到时这些人绝大多数都不会想离开了——对于纯粹的科研人员来说,只要工资待遇够好,又能不断地取得科研事业上的成就,就是最完美的工作场所。

至于其余研究人员,他只留下了两个原量子材料实验室的技术人员,这两人水平不错,性格也踏实肯干,其余水平不行或者一看就是混日子的老油条,秦克全都不客气地遣散了,由于有严格按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