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802章 龙山问禅(3/3)

闪现出来,正待迸发之际,只见他双手搓腰,高声吟哦:“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张柬之虽然对禅宗文化研究尚浅,但他分明感受到了杜甫这句如诗般的话里蕴藏着的凛冽禅机,直达人的灵魂深处,令张柬之顿悟。

此时,之于张柬之看来,水是水,月是月,因了月光的照射,水中有了月,月在水中。但水中的月,不是月,只是水的幻象;月在水中,是水的反射。这有点是是非,非是是的感觉。由此,张柬之想到《金刚经》所言,千万人心中,千万尊佛。千万佛如同千江水月,万佛即是一佛。以心觅佛如水中捞月。心无所求,心如止水,心佛相应,此心是佛。

佛门信徒虽多,皈依佛门的原因和目的却不尽相同。正如“千江有水千江月”——月只有一个,可是因为水的不同而折射出千差万别的倒影。禅宗有很多精妙的小故事流传于世,禅宗所讲求的“顿悟”,正是佛家不拘泥于固定模式,希求人性中佛性回归的最好体现。未开悟之人,一丝不苟地遵循佛门戒律,在遵循中得到心灵的平静;即将开悟之人,在遵循的过程中渐渐领悟佛家的精义;顿悟之人,已然参透了佛家的真谛,超然物外,不再为规则所囿。江里有水,天上有月,只要千江里有水,千江上便都有月;天空有云,云上是天,只要万里天空都无云,那万里天上便都是青天。

张柬之想:“千江有水千江月”,月如佛性,千江如众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贵贱,是人便有佛性。佛性在人心,无所不在;就如月照江水,无所不映。任何一位众生,只要他有心学佛,他便都有佛性,任何一条江河,只要有了水,它便都会有明月。月光明亮,佛性自足;天月无所不照,佛性无所不在,道亦无所不生;“万里无云万里天”,天空有云,云上是天。只要万里天空都无云,那么,万里天上便都是青天。天可看作是佛心,云则是物欲、是烦恼。烦恼、物欲尽去,则佛心本性自然显现。

以“千江有水千江月”来看人间,则天下苍生,包容含盖,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美,有美的地方就有善,有善的地方就有爱。美在千江水,善在千江月,道在万人心。万里无云,便是万里晴天,物欲烦恼尽去,佛心本性自然展现,明镜自然恢复光明。

有感于此,一道灵光在张柬之脑海里闪掠,“千江有水千江月”,这不是杜甫借喻禅意,对他最好的安慰吗?

张柬之会心地向杜甫报以微微一笑。杜甫如炬的目光停在张柬之的脸上,与他相对而笑。

这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心有灵犀一点通。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