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1章 六祖授法(2/3)

免显得过于窄了。与群臣商议后,众大臣认为佛光应该普照整个国家广大的黎民百姓,将它改为“国恩寺”更为合适。

唐中宗采纳了群臣的建议,于神龙元年(705年) 将“报恩寺”赐名为“国恩寺”,并敕赐武则天亲手书写的“敕赐国恩寺”匾额一幅,如今匾额仍悬挂在龙山国恩寺正门上方。

从此以后,新州龙山“国恩寺”更加驰名遐迩。

而当年秋天,武则天病入膏盲,药石回天无力,高僧的颂佛也挽救不了她的残命,在萧瑟秋风中撒手尘衰。

武则天死,去帝号,尊称“则天大圣皇后”。

给这位空前绝后女皇留下的是渭河畔乾陵那高大而厚重的无字碑,任星移斗转,沧桑变迁,让后人自作评说。

六祖惠能由于拒绝皇帝的诏请,不事皇权、远避朝政,他那高洁清静的山林禅师形象更得各地禅僧与黎民信众的拥戴,曹溪的南宗顿悟禅法,影响更为深远。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

由于六祖惠能坚持历代禅宗师祖不事权贵、远避朝政的传统,自始至终都是以一个清净高洁的山林禅僧形象立于世上,与神秀等人追求荣华富贵的官禅、京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六祖更博得广大黎民百姓的青睐与喜爱,在日后其影响更为深远,声誉日隆,引得“四海缁徒,向风而靡”。

......

方丈室门外的普提树年复一年地吐了新芽,又飘落了黄叶。

六祖惠能触景生情,觉得自己年事已高,这天,他把门下最为得意的十大弟子叫到了禅堂。这十大弟子是:慧詹、法海、志诚、法达、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

六祖惠能恳切地对他们说:“看到寺里的花开花落,我自知年高老迈了。以后弘扬禅法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到诸位的身上了。你们都是我的贴身弟子,不要把自己混同一般的徒众。曹溪宝林寺毕竟是国中一隅,我圆寂之后,你们应各赴四方,成为教化一方的宗师。我如今将本宗的禅法精髓及宣讲之法,向你们宣示。”

众弟子异口同声地:“祈望师父点化。”

六祖惠能神色庄严地说:“讲述任何教义, 都不要离开本性去孤立地说。既要看到事法对立的一面、也要看到它们相统一的一面。”

众弟子:“请师文详细解释三科法门及三十六对法。”

六祖惠能开示道:“三科法门......如果本性追求邪恶,那么,就会产生十八种错误的见解,即众生之性;如果本性纯正,就会产生十八种正确的见解,产生善,即是佛性的表现不论是众生性还是佛性,都是从人的本性中产生出来的。”

众弟子都是道行较高的人,听后俱说已理解了三科法门的要旨,再问:“什么是三十六对法呢?”

六祖惠能阐释道:“三十六对法,是指三十六种相对的事相。属于没有情识的外在事物与现象的有五对:即天与地相对,日与月相对,光明与黑暗相对,阴与阳相对,水与火相对,这就是五对。在事物的相状、性质与语言概念方面有十二对:语与法相对,有与无相对,有色与无色相对,有相与无相相对,有漏与无漏相对,色与空相对,动与静相对,清与浊相对,凡与圣相对,僧与俗相对,老与少相对,大与小相对,这就是十二对。从自我本性中产生的相对现象有十九对;长与短相对,邪与正相对,痴与慧相对,感与智相对,乱与定相对,慈心与歹念相对, 成与非相对,直与曲相对:寓与虚相对,险与平相对,烦恼与菩提相对:常与无常相对,怜悯与伤害相对,欢喜与嗔恨相对,施舍与吝啬相对:进取与退缩相对,生成与毁灭相对,法身与色身相对:化身与报身相对,这就是丰九对。”

“与慧相对,愚与智相对,乱与定相对,慈心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