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八十二、黄泉路,彼岸花(3/4)

一路过来,别的山上都有野牛野兔,此地水草丰美,却没一个活物,天上连一只鸟都没有,这是什么缘故?”他又在一边的石壁上一磕:“这上边不知用鲜卑文写了些什么,找个懂鲜卑文的人来看看。”

过了一会儿,一个鲜卑籍的忠勇营士兵走到太史信面前行礼,随后查看石壁上的文字,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大人,这山谷里,是黄泉路……”随后他详细解释说:“鲜卑河川皆从高地流向低地,唯独这阿伦特河越往下游地势越高,十分诡异。这石壁上的鲜卑文说这两座大山便是阴阳界限,山谷里的这一截阿伦特河便是黄泉。相传山谷里蕴藏着厉害无比的东西,得到它便能号令天下,可是随便进入山谷的人都会死。”

走的地方多了,太史信深知好奇心太强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他听了鲜卑籍士兵的叙述,并没有进入山谷探险的兴致,只是吩咐属下按之前的军令扎营,做好警戒。

当夜二更时分,太史信从熟睡中自然醒来,他起身巡视军营一周,并未发现异常,正准备回去休息,眼前一个身影忽然一闪而过。这速度如此之快,显然是武功高强之人。太史信立刻跟了上去,脑海中同时浮现出宇文林青的身影。他刚追出没几步,前边的人忽然停住了脚步,回身望着太史信。女子身姿纤细,一身火红的长裙,明艳得仿佛一滴血,微风吹过,空中落下一片一片雪白的花瓣,落在女子的衣裙上,也从她耳际飘落,映衬出她凄美的笑容。

太史信走南闯北,与多种盗贼和敌军打过交道,从未见过深夜行动穿着一身红色的人,他感觉其中必然有诈,招呼卫兵,却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跟着女子远离了军营,此时除非开炮,否则军营那边是听不到响声的。

女子往前走了几步,冲着太史信招招手,太史信不由自主的又向前走出几步。他心念飞转,想起师父秦道士曾经和他提起南疆有一种摄人心神的邪术,自知已经着了道,却又无能为力,只是跟着女子沿着阿伦特河一步步走进山谷。

进入山谷,白天的晴空碧草只剩下墨黑的一团,牧草的暗影形如鬼魅。阿伦特河末端的岸边弥漫着渗人的雾气。与白天一样,这里仍旧没有动物出没的迹象,太史信精神高度紧张,亦步亦趋地跟在女子身后。忽然,河边的雾气散了,一阵红光吸引住太史信的注意。太史信仔细一看,红光是河边的小花发出的,这些花的花瓣倒披针形,花被为红色,向后开展卷曲,边缘呈皱波状。奇特的是,这些花都没有叶子。女子回头,喃喃地说:“花开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叶两不见,长在冥河边……”她并未张口,她说的每一个字却清晰的传入太史信耳中,配着阿伦特河的传说和眼前绚烂的彼岸花,虽说太史信是死人堆里爬过的,但面对此情此景也着实不寒而栗。

女子引领着太史信继续往前走,没过多远就看到了一座石头筑成的小桥。桥上,一个老婆婆守着一口大锅,不断地把锅里的清汤盛在碗里,递给路过的行人。那些行人面色乌黑,相貌不清,一个个一言不发,接过汤碗一饮而尽就匆匆上路。太史信心想,这大概就是奈何桥上孟婆汤了吧。

女子带着太史信走到老婆婆面前。老婆婆盛出一碗汤递给她:“张姑娘,事到如今,你还执迷不悟吗?”那女子不肯接:“婆婆,我想他,我要等他来!”老婆婆叹气:“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你就算等在这里,不过是黄泉路上再看他一眼,待得他来我这里喝下了汤,也是什么都记不得了。”那女子啜泣不止:“再看一眼,再看一眼,我心愿便了,那时自会投胎去了。”老婆婆摇摇头,又把汤端到太史信面前:“喝吧,喝下这碗汤,秦惠卿和赵紫雁,你便都不记得了。”太史信神情恍恍惚惚,内心却十分平静,想想这两个女孩,觉得倘若都能放下,那也是不错,伸手去接:“这孟婆汤真的能让我忘了她们吗……”忽然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