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六十七、别急着走(3/3)

们见阎王。”

全戎做的第二件大事是由官府出资请先生为学生们讲课,普及免费的学龄教育。按照当时新汉帝国的现实状况,私塾学费较高,贫困家庭难以承担,导致贫民子弟难以接受规范教育,在后续考试入学的阶段明显吃亏。全戎从并州赋税中拿出一点,请教书先生们开馆授课,贫困家庭的孩子可以免费入学,对女子也一视同仁(全戎说服保守者的理由是,知书达理的女子更能生养好孩子并举出历史上众多例子),但不交学费需要承担学馆的卫生打扫任务,从而既能保证人人都有学上,学生又从小养成了勤奋劳作的习惯。全戎更是亲自安排课程,在原有的四书五经、算术书法之外,要求学馆每天强制组织学生跑步锻炼,他作出这一安排的依据是,“天天生病的书生毫无用处。”

全戎做的第三件大事是组建军医队伍。他安排侍从,召集并州境内的名医,与他们协商,凡是愿意成为全戎军医的人,可以从官府领取一份俸禄,而除了战时随军外,这些军医平时正常接诊平民。凡是到军医那里就诊的人,诊金由自己负担一半,官府负担一半,但官府负担的诊金需病人通过其它劳动抵偿。这样穷人就得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抵偿部分医疗费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看不起病的问题。

此外,因此前战争中火烧朔方城,造成城中多处房屋、街道受损,全戎招募民夫,修整街道,加固城防,还修建了新城区以扩大城市规模。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好处显而易见:既安置了大批壮年劳力,减少了无业游民给社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又借助新建的住宅区安置了战火中失去安身之所的难民,还扩大商业区面积,显著增加了朔方城的商业实力。

公孙晴听着霍慎行对全戎对朔方城治理情况的介绍,连连点头,她虽然经常会不明白霍慎行在说什么,但觉得霍慎行说的东西都好厉害的样子,于是直管赞同就是。

说了这么多“公事”,霍慎行忽然刹住车,他尽量使自己显得不那么刻意,问:“你姐姐,还好么?”

公孙晴摇摇头,泪珠止不住落下:“一点也不好,姐姐身子不方便,一边统领士卒,一边还要担忧母亲的安危,李平只会守着姐姐唉声叹气,什么都做不了。”

霍慎行初时听到“李平”的名字,心想这事儿和李平有什么关系,随即反应过来:公孙灵早已有了李平的孩子啊。

公孙晴还在自说自话,霍慎行眼前却早已浮现出当初送公孙灵去并州的情景:公孙灵被夕阳罩上了一层光晕,她的披风被朔风扬起,佩剑更是闪着金光。这样英气勃发的好女子,却要承担起沉重的仇恨,现在居然要为仇人卖命,世事弄人,世事弄人啊!霍慎行从衣服里拿出了一块黄金和几张银票塞到公孙晴手里:“用钱的地方多,你先收着这些,我再想办法给你送。时候不早了,我送你出城,别让拓跋力的人看见。”

公孙晴点点头,正要开口道别,头顶忽然响起一个声音:“既然来了,就别急着走嘛!”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