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六十七、别急着走(2/3)

霍慎行把“旺财”推到一遍,起身,拍拍身上的土:“这可不是狗,这是全戎养的狼,它出现了,说明全戎那时候离咱们也不远。”

公孙晴立刻警觉地打量四周,小声说:“我听姐姐提起过,全戎养了一条狼,没想到就是它。要是碰上了全戎,那可真的不妙……”

霍慎行摸摸“旺财”:“你现在就庆幸吧,反正这货不会说话。”

“旺财”听了霍慎行的话,径自走到公孙晴身边,抱住她的腿。

公孙晴看着旺财,满脸黑线。

“抓贼啊!”尖锐的叫声把公孙晴的注意力从抱她腿的“色狼”身上移开,她寻声望去,只见一个留着小胡子的矮个子男人抓着一个荷包往前跑,一个年轻姑娘在身后追。

房檐下正在议论东家长西家短的大妈听到喊声,抄起屁股下垫着的马扎,气喘吁吁地追着矮个胡子男;面馆里正吃着刀削面的老大爷听到喊声,放下面碗,吸溜着面条追着矮个胡子男;路口正给人钉鞋掌的修鞋师傅听到喊声,拿着一片鞋底追着矮个胡子男;刚从书塾下学的小孩子听到喊声,拿着从夫子那里偷来的戒尺也加入了追逐矮个胡子男的行列。

矮个胡子男眼见追赶的人越来越多,转身拔出一把短刀,挥舞了几下。

众人见到矮个胡子男拿出了凶器,立刻“哗啦”一下四散而去。

矮个胡子男正要得意,不知哪里飞来一只鞋掌,正打在他的脸上。他大叫一声,没看到谁扔的鞋掌,却赶忙躲过迎面飞来的马扎,脚下一不小心踩上了西瓜皮,顿时摔得四脚朝天。一张网从天而降,罩住矮个胡子男,几个扫地大妈拿着扫帚对他一阵暴揍,将短刀打落后,两个衙役拖着网把矮个胡子男拖走了。

看到了这一切的公孙晴目瞪口呆。她之前和姐姐聊天说,汉人和马背上的族比起来缺少血性,比如:鲜卑人遇到强盗会拿起刀,汉人遇到强盗会把钱交出来,然后旁边围观的人一大群却没人见义勇为。眼前的一幕却彻底颠覆了公孙晴的认知,男女老幼一起追赶,飞向强盗的各种杂物……眼前的人们还是那个绵羊一般软弱的族吗?

霍慎行对眼前的一幕显然习以为常,他轻松地看着公孙晴:“扬善还需惩恶,扶正自当祛邪。全戎主政朔方之后,给恶棍们三天时间改过自新,逾期不改的,就等着被收拾吧。遇到匪徒,凡是帮着官府抓人的,全戎都有赏,比如由官府安排人给他们家扫地擦桌啦,低价租给他们房子呀,所以你看刚才那些人才愿意这么干。”

公孙晴问:“那不帮着官府抓人的呢,全戎惩罚他们?”

霍慎行摇摇头:“你不能指望那些老少妇孺去干这事儿啊,不帮忙也无所谓,但是可以赶快去喊那些衙役们。”

公孙晴默默点头。

霍慎行又补充:“当然,遇上拿刀的,动起手来难免没轻没重,所以对那些手持凶器的匪徒,打死了也就打死了。”

公孙晴不由得有点佩服全戎了,通过建立惩恶扬善的制度,他竟然成功改变了那些人胆小怕事的本性——至少看起来是改变了。

霍慎行是对公孙晴简而言之,全戎在朔方做的远远不止这些。首先便是建立惩恶扬善的机制。全戎安排人记录居民“见义勇为”的行为,根据情节和次数,给予他们不同分量的奖励,营造出一个“恶棍人人打”的情境,对于那些情节轻微、小偷小摸的人,全戎则罚他们修城墙、扫大街;那些奸淫掳掠的惯犯大盗,全戎就没有什么耐心了,能抓回来明正典刑最好,抓不到那就“打死有奖”了。曾经有个叫刘禹的人指责全戎侵犯了一种叫做“人权”的玩意儿,全戎二话不说,请刘禹去劝一个杀人犯自首,那个杀人犯也二话不说砍掉了刘禹的脑袋。全戎的原话是,“让恶棍放下屠刀是圣人的能耐,我能做的就是让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