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46章(3/5)

着招商

引资,盯着房地产开发和大的项目建设。一个项目上马,动辄几亿几十亿,gd

p会很好看。但是,现在这种万众一心抓招商的搞法,真的就是政绩吗?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主动招商,如果能够在完全没有潜规则的情况

下招到商,那商也就不是商了。商业是什么?是资本的生利行为。资本的嗅觉极

其灵敏,如果某一个行业某一个区域具有投资价值,不需要你去招商,商自然会

蜂涌而来,相反,资本如果不能生利,就算你使上再多的手段,资本也会弃你而

去。全国大部分地区,并不能有效吸引资本的流入,可每年的招商引资成绩单,

却非常漂亮。谁都清廷,成绩单上的数目,能够完成百分之一,就相当不错了。

由此可知,以招商签约数来衡量政绩,是最靠不住的政绩。现在各地的经济,主

要靠巨大的建设投入撑着,而建设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些地区,已经出现了才

建一二十年的楼,就被拆掉重建的现象。这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对资源再生要

求的迫切。不能持续的经济模式,能给社会带来多大的财畜?唐小舟始终觉得,

房地产经济忧患重重。虽然他并不赞成将这种经济模式一棍子打死,同时,更希

望能够培育更多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的企业。

当然,各级政府并非不重视这一点,全民招商的行为背后,恰恰就是在通过

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以及设备引进等方式,做大做强产业经济。可这毕竟有些一

厢情愿,绝大多数地区,不可能像闻州那样,具有先天的某种优势,能够吸引大

笔的投资。如果换个角度思考,与其贪大求新,不如立足当地资源,发展特色经

济。

唐小舟说,今年春节的时候,赵书记突然跑到我的家乡去。几个月过去了,

什么后话都没有,你说,赵书记到底是什么意思?

郑砚华说,你别说,我也琢磨过这件事。你是老板身边的人,你应该清廷老

板心中想些什么吧。

唐小舟摆了摆头,说,我不知道,只是估计。

郑砚华问,你估计是什么意思?

唐小舟说,说不清廷,可能与农村和农业经济有关吧?

郑砚华笑了,说,你等于没说。如果不是与农村和农业经济有关,他大老远

兴师动众,跑到那个穷地方干什么?对不起,我随口说说,忘了那是你的家乡。

唐小舟说,你没有说错啊。那是个穷地方。

郑砚华说,也不算穷吧,比我们闻州很多农村都富。

唐小舟说,其实,农村要富起来,比城市容易一些。城市的人口太多,就算

投入再大,平摊到每个人头,就没几个钱了。农村不同,一是起点低,二嘛,资

源还算丰富,只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再有好的扶持政策,一年就是一个样。

郑砚华说,我明白了。

唐小舟问,你明白了?你明白了什么?

郑砚华说,我明白了你想对我说的话。

唐小舟说,不是吧,我什么都没说呀。

郑砚华说,没听说,一切尽在不言中吗?

省委下发部分同志任职命令的第二天,中组部考察组在一名副部长率领下,

来到了雍州。

早在两天前,赵德良便要求余开鸿拿出一个接待方案。余开鸿搞的就是这个

事,方案很快拿出来了,除了到机场迎接的规格略低以外,差不多参照国务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