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以身试验(3/4)

术者进行暗示:“我的催眠术与一般的催眠术不同。你不见一般的催眠术,受术者虽然极愿意催眠,但仍有达不到目的的。(反抗心理一般就是这样。)又不见一般催眠术,必须费10分钟以至20分钟,甚至长达4小时,才能使人感应么!我所施的催眠术,则并不这样,即使一分钟也不浪费,一转瞬就够了。瞬间催眠术,你还未曾听说过吧,这是一种和其他催眠术不同的催眠术。”这样巧妙的暗示,反抗心理者骤听之下,必多相信,即使不信,反抗之心亦大为减弱,而转变为怀疑心。他认为施术者所说,可能是真的,但最好还是先看看事实,来证明施术者所说不假,于是促其实行。这时,施术者即应掌握时机,进一步暗示道:“我所行的催眠术叫对付反抗者催眠法,较之普通催眠法,更为便利,即被催眠者愈反抗,则感应愈快,我一施术,你即感应。”暗示后,即进行施术。先让受术者,坐在施术者之前,将两手放在膝上,闭目静坐。这时,受术者会存在种种想法,有将信将疑的,有半信半疑的,便也有‘这个施术者,或许可能使我获得感应’的想法。因为绝对否认催眠术的人,即使催眠学家,巧舌如簧,他也未必想去亲自尝试催眠。如果他能接受催眠,那他必然是对催眠术的信仰在疑信参半之间,施术者对受术者此时的心理状态一定要掌握好。万一受术者露出失笑的轻率举动,施术得必须以极庄严的威力去慑服他,在这之后,受术者也必然会改变态度。等待受术者心情好转,精神表现沉静的时候,才给以宣告式的暗示道:“现在就实行催眠施术,你如果想反抗那就反抗吧。我的催眠术,你越反抗,催眠起来也就愈容易。这时受术者不知怎样才好,他本来也没有准备什么反抗的方法和手段,只不过存心想难为一下施术故里罢了,现在听了施术得所说,愈反抗就催眠得愈容易,他也就心安理得,听之任之。如果受术者这时仍是尊长目静坐,施术者便可以向他继续暗示道:”你现在觉得疲倦想睡了,你已经接受催眠了,你已经不能起立了,你的眼睛已经不能张开了,你已经接受了催眠术了,你已无可奈何了。“这样诱导的暗示继续进行下去,这个催眠术的反抗者,也将不知不觉入于催眠状态。重要的是,受术者自以为反抗心存,必难催眠,施术者却巧妙的逆向利用他的反抗心理,逐渐把他的反抗心改变成信仰心,从而诱导他进入催眠境地。因为心机一转,再予以意想不到的暗示。催眠的效果便达到了。施术者于反抗者,表面上看来很难,但如果能使受术者产生虽反抗也无益,越反抗越感应的观念,那就一定能使催眠成功。

(十九)对付不愿催眠者的催眠法

这是一种强行催眠法,受术者多为疾病患者,但患者却不愿接受催眠,其家属则要其接受催眠治疗的。催眠术的成功与否与受术对象的感受性关系极大。如果受术者的感受性迟钝,便很难成功;如果爱术者的感受性敏快,则很容易成功。既然催眠术贵于感应,如果受术者不愿意接受催眠,这时若强为施行,他便会用不受术的精神来抗拒,催眠施术也就不能成功。所以要使不愿接受催眠术的人进入催眠状态必须采用特殊的办法,这种特殊办法就是选择受术者精神无戒备的状态下突然施术,从而使其不自觉地进入催眠状态。例如有一个少年,他的双亲想用催眠疗法替治病,少年不肯,百般摆脱。这个少年的病,若不用催眠法治疗,是很难治好的,于是施术者接受了家长的请求,给少年施术。当少年想逃避催眠,催促双亲回家时,施术者听之任之,做出不加拦阻的样子,但待少年将走出施术室时,施术者却忽地大喝一声:“不能出去!”少年惊愕回顾,在此一刹那间,施术者又厉声道:“你的身体已经不能动了。”少年受此暗示,竟然不能动弹。接着施术者再暗示他:“你已经想睡了,你必能听从我的话进入催眠状态。”不久这少年便真的进入催眠状态了。这种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换脑长生 最新章节第二十七章 以身试验,网址:https://wap.at77.net/95/95555/184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