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七章 奇兵(上)(2/3)

猛攻建奴后方,使得建奴无法全力攻城。倘若建奴转而进攻此精锐,亦不可与之缠斗,当急速远遁为。”

祖大寿闻言心大喜,终于进圈套了。于是便急忙开口道:“锦州守军四万,虽说疏于操练,倘若仔细挑选的话,两三千精锐不好说,不过三五百精锐还是能凑出来的。可惜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统帅此军的将领必须对大明忠心耿耿、功夫过人且聪明机智,三者缺一不可,这样的将领,却去哪里找?” 口里一边这么说,一边拿眼睛只朝吴三桂下打量。

功夫过人?聪明机智?那可不是说得是我?至于对大明忠心耿耿,那得看看圣如何了。倘若圣牛逼,自己自然忠心耿耿,倘若圣昏庸,那到时候再说。看到祖大寿下打量自己,吴三桂如何不知道祖大寿的意思?便急忙跪下,开口道:“大帅,末将愿居此将位。若能如愿,定当不负大帅所托。”

祖大寿呵呵笑了数声,开口道:“论功夫,论人才,此将位非长伯莫属。只是此次太过凶险,倘若长伯有个三长两短,却叫我如何同两环交代!”

吴三桂何等的聪明,一听此话,便知道祖大寿的意思:“位子给你可以,怕你父亲反对。这件事情你要自己去搞定。”

于是吴三桂便开口道:“此事可先斩后奏。舅父大人先将此事秘而不宣,等到三桂领兵出了锦州,到时候父亲大人想反对也反对不了。”

位子到手,吴三桂马开口改称“舅父”了。

祖大寿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此次建奴必然大军尽出,十万建奴围城。长伯你率三五百精锐在外为援,人数还是少了点,掎角之势难成。”不等吴三桂接口,祖大寿又继续开口道:“为舅倒是有一计,能让这三五百精锐胜过十万大军。只是此计太过凶险,不知道长伯肯不肯去?”

对于吴三桂这种好战分子来说,哪管你凶险不凶险,闻言之下,吴三桂便开口道:“舅父大人请明说,三桂不是怕死之人。”

祖大寿便把头凑了过来,低声开口道:“此计唤作围魏救赵。建奴大军尽出,盛京守军必然空虚。倘若长伯能领着这批精锐袭盛京,一旦盛京得手,乃是不世之功业,长伯之名,旬日之间必然传遍天下。而一旦盛京有失,锦州城下的建奴便不得不撤军回援,亦可解锦州之围。只是此计太过凶险,舅父担心长伯你的安危。”

明明这计策是二万两银子向梁稷买来的,这货却硬生生弄到了自己的头。实在面对这妖孽的外甥压力太大,得给自己长长脸面,省的以后在这外甥面前端不起架子来。

此时还是人的天下,武将们一辈子最希望的是得到一个“儒将”的称号。自小便被这种环境所影响的吴三桂,对谋士之流向来是崇拜不已。听完祖大寿的计策,吴三桂不由得击节称叹,望向祖大寿的眼光都不一样。

祖大寿难得的红了一回脸,赶紧掩饰过去,开口道:“本帅许你在辽东军自己挑选精锐,以五百人为限。等到建奴大军出动之时,便自带一个月的干粮潜入山林,翻山越岭到达广宁。探听到建奴大军过了广宁后,再化装成建奴士卒,由广宁前往盛京。此时锦州想必已经被建奴大军围困,建奴怎么着也想不到广宁会出现大明的队伍。一路也不会有建奴大队,如今建奴缺粮,只怕连运粮队都不会有。到了锦州城下,便可想办法偷袭,只要拿下城门,盛京有八成的机会落入你手。此去十分凶险,一切都由长伯你自己把握。”

当初梁稷给的计策是经由东江那边入山,翻山越岭到盛京城下,化装城东江士卒偷袭盛京。如今祖大寿稍作了改动,改成沿建奴大军的来路前往盛京,虽然风险大了一些,路可能会碰到建奴军队而穿帮。不过同样的,化装城建奴士卒原路返回,更容易麻痹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