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一章 羽书日再至(七)(1/3)

周廷儒正坐在首辅之位做着美梦。

门外,通政司又送了一堆奏折过来。

内阁的书舍人接过,便直接送到了周廷儒面前的案几。

这也是周廷儒立下的规矩,所有奏折,都必须现在自己面前过一遍,让自己先挑过。一些无关紧要的奏折,自然发往其余内阁辅臣处,由他们票拟。票拟完成后,书舍人再收回来送到周廷儒房内,由周廷儒复核一遍。满意的自然直接送入宫内批红,不满意的则打回重新票拟。

至于一些紧要的事情,例如关系到官员的升迁等等,则往往是周廷儒自己把持。

周廷儒便通过这三个手段,自己抓重要的奏折,控制奏折分发和复核,把大明朝廷的行政大权紧紧的抓在自己手。

见到新的奏折到来,周廷儒便打起了精神,一本一本飞速的翻动起来。这本是请饷的,给那个何如宠何阁老吧!这本是请求赈灾的,也给过去。这本是西北民乱的,给温体仁温阁老,看看能不能顺手控制下西北的边将。哦!这本是袁崇焕弹劾毛龙的,这本也是,这本还是,都留下,本相亲自处理。

一连收到三本奏折都是弹劾毛龙的,周廷儒这下心花怒放。本来还想着明天用什么办法来劝圣下定决心除掉毛龙,还真是打瞌睡的时候遇到枕头,这袁督师还真是贴心,这紧要关头给自己送来了三封弹劾毛龙的奏折。

周廷儒当下大为兴奋,其它奏折也顾不分拣了,顺手把其余的奏折推到了一边,翻开这三封奏折细细的看了起来。

第一封,袁督师亲笔所书(一般官员的奏折大多会由幕僚代笔,除非事情太过重大或者紧急,才会由官员亲笔),奏折提到,辽东最近收到民间传言,东江毛龙已经建国自立。看看日期,却是八天前发出的。

第二封,照样是袁督师亲笔所书,奏折提到,辽东安插在盛京的细作回报,早在数日之前,建奴便准备了金银数十万两,军械数万件,其余物资若干,克日送往东江,帮助东江自立。看看日期,却是五天前所发出。

周廷儒在心里暗暗的算了下,这时间还真是对的。想必是建奴封锁严密,细作把消息传回辽东破费时日。等到毛龙接受建奴的援助,自立建国的消息传到辽东,安插在盛京的细作才来得及把信息传回。由此可见毛龙自立之事十有**是真的,否则不会如此契合。

这样更好了,自己忽悠圣派人去东江斩杀毛龙,两地相隔千里,东江又有毛龙的大军,事情能不能成还是两说。

如今毛龙公然自立,那是作死了。自己便可奏请朝廷,派出水师攻击东江。

眼下东江势力虽然在飞速发展,可惜根基太过薄弱,到时候肯定挡不住朝廷雷霆一击,这毛龙必死无疑。

东江沿海的诸岛,包括出产海盐的猪岛在内,必然会被朝廷收回。到时候自己再动动手脚,海盐之利便能划归辽东,里面两成的利润可是会落入自己腰包。

心急之下,周廷儒赶紧翻开第三封奏折,还是袁督师亲笔所书,奏折提到,根据东江忠于大明的士卒偷偷前来告知,辽东的特使已经到了皮岛,毛总兵已经决定自立。如今正在岛大肆捕杀忠于朝廷的将领和士卒。该士卒连夜出逃,一路不敢停息。到了辽东告知此事之后,便筋疲力尽而亡,已经被自己下令厚葬,眼下有该名士卒的墓葬为证。看看日期,正是三天前所发。

算算时间,还是很契合。士卒探听到消息之后,再一边往辽东逃,一边要受到毛龙的追杀,自然要慢很多。何况从东江到辽东,还要经过辽阳等建奴的统治区域,这则消息最后才传来也解释的通。

杀毛龙是大事,其它都是小事而已。周廷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