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八章 辽东之计(三)(1/3)

( )于是,袁崇焕开口说道:“倘若咱们辽东想把东江的海盐抢过来,把握有多大?”

梁稷听到袁崇焕此话,心里一阵狂跳,来了,果然来了。 这王启年果然算无遗策,老早就料到了这一幕。早在昨天晚上,就有信使送来了王启年的密信,信中说现在朝廷正在打毛文龙屯田和海盐的主意,眼下朝廷势强,东江势弱,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东江如要保留屯田和海盐,唯一的希望便是营造一个众虎竞食的局面。

朝廷和东江争夺海盐,则东江必输。倘若朝廷、辽东、东江三方争夺海盐,只需要造成朝廷、辽东相持不下的局面,则东江有五成把握能把海盐保留下来,至不济也能把此事拖个一年半载。倘若建奴、朝廷、辽东、东江四方来争夺海盐,则东江保留海盐的胜算就更大了。建奴那边,自然由王启年去下套,梁稷则需要把袁督师诱入套中。

王启年昨晚给梁稷的信中,给梁稷出了一套完整的计策。这套计策高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在袁崇焕看来,这套计策完全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看起来相当可行。假若把这套计策放在毛文龙面前,毛文龙也会哈哈大笑,认为出此计策的人纯粹为了维护东江的利益。

眼下在京师中,袁崇焕势力深厚,王启年则是新来乍到,势孤力薄。倘若袁崇焕采取人盯人的策略,凡是王启年去拉拢的大员,袁崇焕也派人先后脚赶过去拉拢,东江的财力和前途相对于袁督师的辽东来说,都是小儿科而已,抢夺靠山方面,肯定抢不过辽东。

王启年给梁稷出的釜底抽薪之策,则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王启年拉拢到的人越多,明年袁督师断了东江海盐后,王启年自然无法继续给这些大佬送上银票,必然导致这些大佬翻脸。现在拉拢到的人越多,明年主动对付东江的人也越多。这种情况下,袁督师不仅不会去破坏王启年在京师给毛文龙拉拢朝中大佬的举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还会尽量帮忙。实在是这条计策太有迷惑性了,四方势力之中,唯有东江势力最弱,怎么看东江都没办法保下海盐这一条财路。

袁督师没有想到的是,这世上还有一条计策,叫众虎竞食之计。当朝廷、建奴、辽东三方势力都对东江的海盐虎视眈眈的时候,东江反而安全了。竞食的三条老虎迫于彼此之间的压力,反而谁都不敢出招。即使有一方出招,其余两方也会帮着东江挡回去。

眼下,朝廷正准备对东江出招呢,很快就要轮到袁督师来堵枪口了。

果然,梁稷听闻袁督师所说之后,便按照王启年提供的计策回答道:“倘若大人只想着对付东江,把毛文龙搞下去。则必须舍弃这海盐之利,和朝廷站到一边。”

袁崇焕开口道:“此话何解?”

旁边的程本直听懂了梁稷的意思,心想也不能一直让梁稷出风头,便插口道:“此事甚易,现在朝廷财政困窘,圣上为了钱银之事都愁的夜不能寐了。东江海盐这条财路,按现在的情形年入一百来万两不成问题。倘若再苛刻一点,把海盐价格提高三倍,每年的收入便能有三百万两。东江海盐售价五分一斤,即使提高三倍,也不过一钱半一斤,而江南等地可以卖到三钱银子,算下来仍然是暴利。有了一倍的利,海商们仍然会趋之若鹜。每年三百万两的进项,咱们圣上自然会馋到流口水,老早就对着这块肥肉虎视眈眈。咱们若只想着对付毛文龙,舍弃了这块肥肉,帮着圣上下手,则毛文龙绝无还手之力,只得拱手将海盐之利让出。倘若咱们也想着这海盐之利,便免不了得从朝廷这个虎口里面夺食。这件事情上面,说不得便得帮着毛文龙一起对抗朝廷了。”

这下子袁崇焕听懂了,辽东联合朝廷对付东江,则毛文龙肯定守不住海盐之利。只是这么做对辽东也没有好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