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06肉(1/2)

忽然想起上大学的时候,被同学忽悠着参加了一个气功班,结果学了几天出现了异常反应,生物钟似乎紊乱了:一到凌晨两点就突然想来,之后就清醒无比,再也睡不着,一个人独自到天亮。据说那个气功班上还出现了好几个辟谷的,当时自己十分羡慕他们:好几天不用吃饭,得省下多少钱啊。还据说一个伙计身上出现了电,晚上脱衣服的时候一串串鸡蛋大的电球围绕,噼里啪啦地响。气功老师解释说那是因为他气感强,引发了天地间的什么元素之类的……同样是练气功,效果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那时候晚上宿舍是没有电的,也没手机更没电脑,所以一个人什么也干不了枯躺几个小时等天亮的滋味很不好受,也就没再练下去。之后就开始嗜睡了----这也算自己大学没学好习的原因之一吧。气功没学会,但“吐纳”总听说过,应该就是老白脸所说的呼吸之法,就是用腹式呼吸法徐徐吸气,吸满后闭气几秒再慢慢将气全部吐尽,再闭气几秒,如此循环往复。吐纳听着是极简单的,但做起来非常难,难在做到循环往复,尤其是一开始把握不住节奏时,非常容易疲惫、心情烦躁,所以练起来很困难,坚持练起来更困难。我当年就没能坚持练下来,一方面是恒心不足,另一方面是心不够静。其实吐纳通常和静心是联系在一起的,心越静,越容易进入状态,如果能达到物我两忘,吐纳会自然地由不自然进化为自然而然。在目前的环境和生活内容下,心已经比往年静了很多倍,而且毕竟当年还是练过一段,知道关键在于把握呼吸与调息相互之间的节奏。同时,现在要做的是将吐纳和爬山的姿势、节奏相结合,本身就是在做一件有节奏的事。所以没有用太长时间,我就找到了一种将老白脸的六个字结合在一起的方法:第一步:抬脚的同时开始吸气,在吸气的过程上五个台阶;第二步:闭气上两个台阶;第三步:在上下一个台阶时开始呼气,呼气的过程五个台阶;第四步:呼完气闭气上两个台阶。然后回到第一步。现在明白跑操时为什么要喊“一、二、三、四”了,其实口令是一种很有用的东西:第一,它让你的动作有了节奏;第二,一群人喊的时候有气势,一个人喊的时候声音是个伴儿;第三,它让你不管跑了多远,总感觉也就是在跑那么几步,所以会从精神层面减少疲劳感,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当然,我现在的节奏不是“一、二、三、四”,而是“吸一、二、三、四、五;闭一、二;呼一、二、三、四、五;闭一、二……”一开始还需要不停地调整,包括呼吸本身,因为口鼻与肺腑之间也需要结合,但后来就越走越顺了,节奏慢慢已变成下意识的。这就是传说中的习惯成自然?直接的效果就是后劲开始悠长,一路上竟然没做歇息。进步明显!登上山顶时有种意外之喜感。然后我就喜不起来了----亭下石桌上,竟然空无一物!俺的稀饭呢?包子呢?还有那似乎越来越酥的点心呢?啊︿﹀我失望地怪叫了一声。“嚎什么嚎?!老子又不是你的厨子,却天天要伺候你,你以为老子做个饭容易吗?”老白脸提着个篮子出现了。我马上转怒为喜,老白脸出不出现不重要,重要的是食品终于出现了。“嗟,来食!”老白脸丢下篮子转身走了。管你嗟不嗟的,哥先来而食之再说,至于骨气什么的,能填饱肚子吗?没想到过来一会儿,老白脸又端了个盘子过来:“喏,肉!没想到你今天的表现有点意外,所以没准备你的,这是老子吃剩的,就便宜你一次吧。”肉?!哥有快100天没尝过荤腥了吧?吃剩的俺也不嫌弃!一筷子夹起,飞快地塞进嘴里,咬下去的感觉,别说三个月不闻《韶》,三年不听也行啊,再说谁知道《韶》乐是什么调调,何况哥连简谱也不认识。除了满口的肉香,浑身也感觉暖洋洋起来,肺腑之间似乎涌动起一股热流,不断向四肢扩散而去,舒爽无比。但过了一会儿,热气不但不减,反倒越来越热,就像“神水”流进了身体里一般,开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