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139回 灯下朱红印,八卦暗文章 上(3/3)

的但是想想也没办法。父亲的罪不能是儿子的错同样的道理也不能因为儿子是好人而不惩罚他的恶父。只是没想到最终还牵涉到风君子的父亲风怀远居然因为这一系列事件被意外的提拔为副市长。

……

你了解印刷术吗?它是中国人明地。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作品是唐代的一部《金刚经》与《俄藏敦煌文献》中的片断。而在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详细纪录了毕升(徐公子注:靠!电脑上居然打不出活字印刷明者的名子!)明活字印刷术的过程。但直到近代铅印技术引入中国之前历代印书主要还是用版印也就是雕版印刷。

我们现在看到的铅印或者激光打印的书籍都是一页双面的。比如一本书的第一页和第二页这一张纸两面都印了字。但是古代的线装卷册由于印刷工艺和材料上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单面印刷的。古书都是从上到下竖写一张纸一面印满了字可以从中对折过来形成第一页和第二页然后再装订成书。

还有更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一页书的两面分别印刷在两张纸上。成书时再将空白那一面裱合在一起形成两面都有字的书页。我们有时候看古册翻书的时候你感觉不出来那是两张纸粘在一起的书页。因为古代印书的纸张比如宣纸非常薄非常软!加上粘裱的工艺又异常精巧所以往往看不出来。其实你把一本古书撕碎了再用温水一泡就知道了。

宣花斋帮风君子修复古卷册方法很简单却是一种非常费时费力费心的细致功夫活。先要把散碎的书页对齐整理好然后再将已经撕碎的书页揭开。对于碎书页中间再夹一张纸将两面的碎片拼好都裱在这张纸上裱到精细之处几乎看不出来它曾经被撕碎过。所有书页都修复后再按原顺序装订成册。

七心精心挑选了最上品的尺玉檀宣作为修复碎书片的中间裱层这种纸的质地轻薄柔韧夹在中间几乎看不出来。风君子给了一大包散碎书页不要说修复就是整理拼接也不是七花与七心两个人能完成的工作。宣花居士通过自己的关系至少聘请了五个字画界的老师傅来帮忙。他们两个人可以不要工钱可是材料费用以及聘请的人工费总不好意思让宣花斋垫。

宣花和七心当然都不会问风君子要钱这小子兜里也没那么多钱。我特地主动上门付的费用推辞一番之后硬塞给了宣花居士。其它不算宣花居士只要了请师傅的工钱一共是九千多。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笔相当大的数目了。

最细致和最重要的工作风君子却没有让请来的师傅做都是七心亲手完成的因为有些东西不可外传。七心亲手修复了哪些卷册呢?先是风君子在忘情宫中带出来的三卷书。

******

大家想到了杨大同是这么荒诞的结局吗?想明白没有?有人不明白我也没办法写的太清楚了也不好。

声明:本章之后我恳请诸位高人不要继续在书评区留言说芜城就是某地。如果有我不得不立刻删贴原因很简单我不想招惹对号入座的麻烦。我知道大家见闻广博了解很多地方。学问放在心里好不好?看得高兴会心一笑就行。再次声明芜城就是芜城不是现实中任何一地!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