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096军政合作-1(2/2)

要做的是在短时间内详细了解军政合作的相关情况,再跟陈汉新商量出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来应对,哦,不,是配合纪检这次的调查。

其实军政合作并没什么内幕,正如陈汉新背书的内容,是一种过渡性的政府体系,为了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建立的。

二次疫情之后,国内人口剧减,内参数据显示国内总人口已经从十多亿人口骤降到不足五千万,当然,这个数据也并不准确,只是预测而已。总之,绝大多数幸存者都离开了东南沿海的丧尸密集区,开始向西北西南迁徙,在迁徙途中人口的损耗持续增加,他们通常会遭受到各种各样的战斗或非战斗减员,丧尸袭击其实只占据了总体减员的一小部分,迁徙中超过五成的死伤是人与人之间造成的,这也是中央以最快速度在全国各地建立驻地的根本原因所在。

毕竟,现在已经是文明社会,游牧民族那套东西,实在不适合拿出来往已经习惯了水电煤气沙发垃圾食品的现代人身上用,越早让流动的幸存平民定居下来,建立有效的防御机制,适当的居住条件与法律法规约束,平民的伤亡率也会越早降低。

随着局势稳定,温度降低,丧尸活性减小等一系列有效条件逐渐显现,通过政府背书宣传的驻地,以及各地自发建立的,通过各类通信设施恢复联络,并且报备确认的驻地,在数量上开始直线上升,从最初的一百多国家背书驻地开始,短短不到俩月,由国家直接派人管理或者定期巡查的人类聚集点很快突破了两千大关,再算上中央直接控制的上百处超大型聚集地,比如上海疫区外围的军营,已经确认得到保护的平民人口总数超过了二千五百万,其中中青年比例超过七成,这已经是相当了不得的数字,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待到来年春季,得到驻地管控保护的平民人口肯定会突破三千万,甚至会接近四千万!

相比国家直接派人管理,有国家信誉背书的正规驻地,那些上报人数物资进行地点注册,定期或不定期接受巡查,民众自发组建的营地却暴露出许多问题,营地内的物资该如何调控?哪些是私人不可侵犯的?哪些是要交公一起使用的?好吧,这些细节问题暂时放在一边,先说最主要的纷争,营地开始正常运转后,应该由谁来实际管控这些营地?平民、军人还是官员?营地之间,营地与驻地之间发生纷争又该如何处理?军法还是民法?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