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章陪伴入宫(二更)(2/3)

说,“太后正等着苏小姐呢,没想到叶世子也过来,太后她老人家更是高兴,请你们进去。”话落,他亲自挑开帘幕。

叶裳与苏风暖并排踏进了门槛。

太后正坐在软榻上,有一位老嬷嬷侍候着她在梳头。

苏风暖发现太后头上的白发似乎比上一次见又多了,不过想着算起来从中秋之日后,她有近半年没见到太后了。她与叶裳一起给太后见礼。

太后笑着摆摆手,“你们两人的礼数啊,哀家可不敢恭维,都坐吧!”

这话虽然说得直白不客气,但她面色和气,如一个慈爱的长者,没有半丝不满之色。

有人搬来椅子,叶裳与苏风暖挨着坐下,叶裳笑着说,“我自小什么样子,您都知道,礼数这东西,牙根我就没学好。”

苏风暖笑着说,“我与他一样。”

太后闻言笑了起来,“哀家以前觉得,要把你们凑做一堆,这京城岂不是会被你们掀塌了天,如今看来啊,你们脾性相投,也没将天掀塌了,倒是相得益彰,是哀家多虑了。”

叶裳懒洋洋地笑着说,“您确实是多虑了。”

太后笑着端详苏风暖,蹙眉说,“你身子骨也养了好些日子了,怎么看着脸色还怎么白?可是苏府的好药不够用?”

苏风暖笑着摇头,“好药堆的都快放不下了,除了您送的,还有皇上、皇后送的,小国舅也送了许多。我这身体需要慢慢养,急不得。”

太后点点头,“你是女儿家,自然要好好地爱惜将养自己的身子骨,将来你们大婚,总要传宗接代。你身上的担子可不小,身体一事,切勿大意。”

苏风暖笑着点头。

叶裳却笑着说,“无论是刘氏,还是叶家,从来就不缺能传宗接代的子孙,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暖儿的身子骨能够养好,我们将来大婚后,就生一个孩子,她的身子骨养不好,我们就不要孩子了,两个人过一辈子,也未尝不可。”

太后一怔。

苏风暖偏头瞅了叶裳一眼,他虽然笑着,但神情语气再认真不过,可见是由心而发。

太后看着叶裳,又看看苏风暖,道,“这话虽然说得有道理,但未免……”她想说什么,似乎觉得不合适,又收了回去,笑着说,“罢了,反正这是将来之事,叶世子从小便有自己的主张,知晓自己要什么,你与云初还真是一样的孩子。”

叶裳笑着说,“我与小国舅以前未曾深交,如今深交下来,觉得他的确是可交之人,很多地方,都令人佩服。”

太后笑起来,“你们两个孩子,自小都长在京城,从小没玩在一起,长大了倒成为知己了。不过这是好事儿。”

叶裳笑着点头,不置可否。

太后笑着问苏风暖,“苏三公子可曾来信?可否说过年回京?距离过年没几日了。”

苏风暖暗想原来太后还真没忘了她三哥,依旧惦记着淑雅公主之事,她面上不露声色,笑着说,“数日前,东境也下了大雪,也受了些许灾情。我三哥是钦差,虽然奉旨去探望湘郡王,但遇到灾情,他身为朝廷命官,责无旁贷,便跟着一起在东境处理灾情之事了,过年不回来了。”

太后闻言有些失望,说,“苏三公子一走也好几个月了,这东境湘郡王不是治理得好好的吗?区区灾情,都病好了,怎么还需要钦差帮忙?”

叶裳接过话说,“东境地广,一境之地,总有忙不开之时,这等事情,对于苏三兄来说,也是历练,并非坏事儿。”

太后闻言点点头,“倒也是。”

苏风暖笑着说,“劳太后挂念了,再去信时,我便告知三哥,他上次见了您后,跟我说您是个慈爱的长辈,对后生晚辈都十分和气,还怪我以前莽撞粗俗,竟然在太后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