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卷新时代 第176章 保障求月票!(2/7)

但那些轰炸机并不能满足国防军的要求,迫于战略轰炸机部队的需要,空军仍然只能接着定购h-17壬型轰炸机,20年前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的轰炸机部队,而现在,中国空军曾经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先进的轰炸机部队,早已经老旧。

“郑司令,我保证,h-32轰炸机比你以知的任何一种轰炸机都更为先进!”

秦国镛信誓旦旦的保证着,h-32的研发历程可以用多灾多难来形容,共和27年接到国防空军的研制规范时,早在多年前就开始为空军研制新型替代轰炸机的中华飞机制造联合企业,在收到规范报告后的,立即对超过200吨原有图纸资料进行修改,只用了短短三个月,就提出了的设计说明,收到规范第五个月就制造出了全尺寸模型,比于氏、翔升两家公司快了四个月到六个月。

设计说明给出的很轻松,全尺寸模型制造的也很轻松,就在公司和空军签字合同后,空军前后修改三次设计规范,最初空军给出的设计规范看似非常先进,但是在设计过程中,空军先后三次修改规范,提出27规范修改规范。

随着各国空军新型轰炸机和战斗机的推出,空军认为27规范已经落伍了,或许短期内以27规范研制的轰炸机并不算落,但其中存在的严重不足是无法默视的。首先是速度还不够理想,尽管规定的584千米小时的最大速度在轰炸机中以算得上遥遥领先,但它在最大时速超过600千米的他国战斗机面前仍不占任何优势。其次,尽管27规范中的轰炸机可以远程飞行,但其航程与载弹量矛盾非常突出,虽然其要求最大载弹量可达9000公斤,但此时仅能遂行短程作战任务,当其作战半径延展至2600千米后,载弹量就大幅降至高空飞行2500公斤或中空飞行5500公斤。换言之,按照27规范研制的轰炸机进行远程轰炸时,实际攻击力只相当于一架中型轰炸机!

空军修改规范,迫使公司在制造出原型机后,不得不对设计进行全方位的修改,其间的多次修改证明xh-32的气动性能和操纵品质还是非常优秀的,没有必须进行空气动力学上的改进。

尽管受到航空技术水平的限制,制造80吨级的h-32型轰炸机期间面对着重重困难重重,但最大的问题却在于飞机的心脏,也就是发动机上,h-32原型机进行的一系列的试飞后发现发动机有过热问题,并且在过热时有起火的危险,发动机起火从此时起成为他的“顽疾”,如噩梦般伴随他的整个试飞过程,在最初的近两年之中,几乎连在梦里,秦国镛都会梦到因发动机燃烧引发的数次事故。

最初他的原型机使用的是2500马力的xd-x-18-2500型双排18缸发动机,但是随着空军对规范的修改,2500型发动机已不堪重任,为此公司不得不合西北通用动力公司合作左制新型大功率发动机,双排18缸发动机本身就有自燃风险,而新的xd-x-42发动机,有多达4层星形,共42缸,其初始型号功率即达到3500马力。多层星形的后面的层次会有冷却问题,因为流过的空气已经在前面被加热了,冷却效果要下降,自燃风险无疑进一步加大。

最后西北通用动力公司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用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采用强制冷却风扇,尽管后两排的气缸的冷却问题依然难以解决,但总算勉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了36小时持续运型零自燃的考验。

在这个问题解决后,等待了三年多的空军总算是欣然下达了定单。相比于于氏、翔升的设计,空军在情感上和理智上,都更倾向于中飞的h-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