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卷新时代 第103章 去向明天加更!求月(2/7)

,坦克、飞机、步机枪、冲锋枪,总之英法两国的思想非常简单,他们试图用定单让中国做无法割舍的选择。

“集合!”

随着一声口令,226宿舍的四个年青纷纷提着礼宾枪朝队伍中跑去,在宿舍外排成队列,等待汇入主纵队。

整个队伍呈灰绿色,这是军校习自德国陆军一个遗留物,黄铜色点缀其间——灰绿色的上衣,灰绿色的裤子,黄铜纽扣。在他们上方一片镍白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的森冷,那是学员肩膀步枪枪头刺刀的闪烁的光芒。

当队伍威武雄壮地挺进到教练场之后,便马上以训练有素的作风和迅捷整齐的动作进行分列式,并最终在高大的树丛中形成两列平行的纵队,他们与站在学校主楼一楼荣耀大厅的宽阔花岗石台阶上的另一队学员,正好组成一个三边空方阵的讲话队形。

方阵中间隐现出一座雕像,一位军人的形象,身背背包、腿打绑腿、俯身跨步、果敢、刚毅、绝然的目光凝视着前方,作欲出征冲锋状的无名军人铜像。他的军装没有军衔、没的徽章,他是一个无名军人,铜像基座上的黄铜四棱星周围对襟着的四个名词“荣誉、责任、国家、奉献”。

随着“枪放下”一声口令,数千枝步枪令人叫绝地同时发出“啪”的一声手掌击枪声。这声音刚刚消失在树丛中,另一种声音——慢击军鼓的有节奏的“嗒嗒”声则由远渐近接踵而至,这是军校的乐队,乐器在其间闪闪发光。

乐队后面是西北军校的校长蒋作宾中将,和另外两个身着便服的人,一位是西北毕业生校友会主席,另一位是出席这一仪式的历届毕业生中年龄最高者。三人之后是一支由四路纵队组成的队伍,他们是西北的校友,大都身着便服,其松散的队形与刚才训练有素的学兵团形成鲜明的对比。

站在观礼人群前列的司马眼睛始终望着左列第三排中央位置,唇角轻扬着冲着队列中的儿子点了个头,而队列中目视前方的儿子,显然没有注意到自己正在打量着他。

余光撇到面带笑容目光投向的左列的司马,蔡锷会心的一笑。

“华之,是不是很得意!”

“松坡,他还有两个月才到20岁!”

得意,怎么可能不得意,自己的儿子不过才20岁就从西北军校以优异成绩毕业。

当司马、蔡锷把目光投向左列,观礼台上的一部分高级官员同样不时把目光投向右列。当然他们并没有体会到左列的那些学兵们,在觉察到他们把目光投来时的那种压力,相比于其它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甚至感觉汗水开始冒了出来。

“学兵团,学兵团,学兵团!学兵团,脱帽致敬,举目注视,学兵团正踏着先辈走过的路。魂归忠烈祠的学兵团先辈们,忠魂在此集合,当我们等待他们走过的时候,我们向他们致敬,向忠魂致敬。忠魂为我们指明道路,我们紧随忠魂前进,我们这支长长的队伍在延伸,永远将你们的精神铭刻于心,我们像你们以前一样宣誓,忠于祖国、服务国民,学兵团、学兵团、光荣地生,光荣地死,学兵团、学兵团、以军为家、以血洒花,学兵团、学团员、荣誉、责任、国家、奉献,不变的信念!……”

学兵团合唱队唱起了军校校歌“学兵团之歌”,校友们脱帽直立。当校歌的旋律消失后,校友会秘书长便念起一年来去世的那些校友的名字,名字前不以军衔高低,而是以毕业先后以及校内编号为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