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卷新时代 第30章 抗议 求月票!(2/7)

朋友的问题让陈勤颇为无奈的耸耸肩。

“常春,你不是不知道,咱们中国的学校里教的外语是英语、德语还有俄语!我上学选修的是德语……他们说的是法语!”

大多数中国运动员因为教育的原因,根本听不懂广播内的法语,除了那些外语学院或贸易学院的学生,有几个能学到法语,虽然上中学后就可以学到外语,但只有英、德、俄三种外语可以学,而且是选修!大多数学生喜欢选修德语以及俄语,原因就是因为这两种外语在中国使用最为普遍,他们身边的外国人也大都是这两个国家的移民。

现在这些运动员不禁有些痛恨自己为什么没有选修法语,要不然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好好的一副耳朵成了摆设。

正当他们懊恼着自己没学法语时,张伯苓和那几名翻译突然像发疯一样大声嚷叫了起来。

“万岁!”

那几名翻译更是像疯了一般冲了过来,几人抬手抬脚的把刘常春抬起朝上抛去。

“常春!常春!你赢了!你是冠军!是冠军!”

法捷耶夫和张伯苓大声冲着被不停抛上天的刘常春大喊着,经过了近一个小半小时后,裁判组通过投票决定,1500米与5000米比赛结果有效,刘常春与鲁米并列冠军,无需重赛。

站在观众席上原本心揪成一小团的陈洁在听到广播内的结果后,虽然激动但却仍然不停的在采访薄上写着稿子,先前在等待结果时,陈洁已经写了一份“歧视令我国与两枚金牌失去交臂!”的稿件,而此时这个稿子显然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快!快!发电报回报社!我们赢了!”

草草的写了几百个字的简讯后,陈洁就连忙把稿子撕给了身旁的同社记者,作为一名女记者陈洁总是可以享受到些许“女人的特权”,跑腿之类的活当然是男人负责,尽管巴黎邮政局的在体育场内就设有电报所,但这种跑腿的活女人显然不太合适。

“赢了?”

直到人们不再把自己抛向天空,已经站在地上的刘常春仍不能适应这种转变,原本自己都以为……

这种恍惚一直持续到站在到领奖台前时,刘常春依然有些恍惚,甚至于直接接过金牌时依然有些恍惚,甚至于都未曾注意到这些欧洲人在安排上歧视,礼宾小姐先引的鲁米上台,随后才引导刘常春上台,如果不是张伯苓竭力争取的话,或许这些欧洲人甚至不愿意播放中国国歌,……

同样作为冠军的鲁米从赛场到休息室短短的不足百米,走了将近20分钟,原因是无法突破各国记者的包围圈,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围堵的刘常春的记者却主要是中国记者还有屈指可数的外国记者,欧洲人对亚洲人的歧视是无处不在的……

“共和13年7月10日是中国运动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第8届巴黎奥运会赛场上,升起了五色旗,奏响了共和中国国歌——刘常春在一小时内先后获得1500米、5000米决赛冠军,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首位奥运会冠军,打破了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纪录。尽管奥运会自许公平,但却让我们无时不刻不感到欧洲人对亚洲人的歧视,这种歧视绝不会因为我们取得金牌就能消除……”

从这天起,奥运会金牌对中国似乎不再像过去那样遥不可及,在随后的十天之中,中国代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