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卷大时代 第259章 复关 求月票!(2/8)

除中国百年之忧患,就必须要等到拥有完整的海军力量之后,一切方能实施。

用最小的代价,去完成最大的使命,从来都是司马做事的原则。

“总理,陆夫人到了!”

在徐子敬身旁站着一名欧裔妇人,这名看起来年近六旬的欧裔妇人显得有些虚弱带着些许病态的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陆夫人!”

司马知道眼前的这个欧裔妇人正是陆徵祥的结发妻子,过去曾有报纸登过他们二人的八卦,尽管是八卦,但是他们的之间的爱情却在报纸刊登后,在拥有大量欧裔移民的反响。

陆夫人名叫培德。博斐,是比利时人,其祖父是将军,父亲为陆军上校。两人在彼得堡相识,培德小姐是比利时驻俄公使的一个亲戚。她比陆徵祥年龄大很多,身材高大,而陆徵祥则比较清瘦,个头不高;培德小姐才貌出众,见识高远,谈吐风雅。令陆一见倾心。当时中国驻俄使馆上下,包括大使许景澄都十分反对这门婚事。理由是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不主张外交官娶外国太太,而且按照中国传统观念,洋媳妇与生下的混血杂种既不能进家族祠堂,也不能人祖坟。因此,许景澄再三警告陆徵祥,可陆徵祥与比利时姑娘难斩情丝。

1899年,陆徵祥在圣彼得堡的一座天主教堂里与培德正式结婚。以后他俩相亲相爱。同甘共苦20多年。在他任驻外公使时,培德帮他与各国外交官员联络周旋。他回国后。培德也恪守中国习俗不出门,不入社交。由于培德深居简出,许多人甚至都以为陆徵祥的太太不愿来中国而留在国外了。

在二十多年前,像这种涉外婚姻本就罕见。他们竟能和美融洽。更是令人称奇。他们婚后一直无子女。在陆徵祥心目中,夫人的地位跟父母和恩师同等重要,生我者父母,助我者妻,教育以裁成我者吾师也,三者缺一不可。这种思想在当时可算离经叛道。有一次他绘了一幅三友图。三友者,一为其父,一为其师,一为其妻。并请同治年间状元、溥仪的师傅陆润庠为图题跋,润庠怒斥之日:“焉有父师而可与妻并称三友者?”

“陆夫人,请您放心,我为子次讨回一个公道!”

看着面显憔色的陆夫人,司马开口承诺道。

“……”

总理的承诺并没有引起陆夫人的注意,她只是静静的隔着玻璃窗静静的看着自己似是熟睡的丈夫,一言未发。

“二十年!”

看着面前的年青人,许文远很难想象如他这般年青竟然做出如此不顾后果之事。

尽管现在国内舆论对其分成了两个阵营,一方要求严惩不贷,以维护共和法律之尊严。一方则认为自己是年青冲动,虽事过极端,但其情可悯,其心可嘉,不应严罚,甚至于在法律界都对此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但无论舆论如何施压,许文远在心下早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将眼前的这个年青人投入监狱包括他身后的那些人。

之所以将这一案件从报界畅谈的政治刺杀案转为普通的刑事案件,正是为了规避政治案件的影响性,同时如果对其身后的激进组织进行审判时,可以“犯罪群体”的名义,而不一经审理就会引起轰动的政治性案件,为了将案件的性质定为刑事案件,许文远几乎是搬着的法律条款同各部门争论了数天。

“……”

地方检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