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卷大时代 第238章 风云起 求月票!(2/6)

和民众团体在过去的七天中,一直对“废督裁军”抱以极大的热诚,但是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其间的暗流涌动,一些悲观的议员甚至认为“废督裁军”可能会导致战争的爆发。

“……利用辛亥革命之机纷纷独立的各省政府,为了维护自己既得的权益,在联邦制的口号下相对独立,拥有绝对的行政、军事、财政与人事等方面的大权。革命后,官僚政治的、财政的、立法的甚至军事的自治,被大多数省政府广泛采用,大多数省革命后以完全自治的姿态出现,它们无意放弃其自然增长了的特权,包括指挥省的军队、截留税收、挑选地方的和省的官吏。更由于对袁逆的不信任,有些省就对恢复省与中央的行政联系加强了抵制。更有甚者,边远地区的外蒙古和西藏还有完全脱离任何一个中国政府的倾向。

尽管后来随着“二次革命”的失败,袁逆用武力统一了地方政权,几个月前还喧闹不休的自由主义体制和地方自治已被扫荡干净,省内任命官吏的权力又回到了北京手中。前清不在本省当官的规矩,再次复活了并逐渐得到施行。

但是这一切随着袁逆的死去化为泡影,自行总统制后,袁氏大讲混括统一,然后省权转重,乃至帝制萌芽,于到各省将军纷纷添募军队,现在各地早已藩镇之势已成,甚至远比共和二元更为势大。

这一次废督裁军,与其说是废督裁军,到不如说是以司马为首的西北势力借中央之名,重新操持建立中央集权的大刀,有强军作为依持,各省很难与之抗衡!最近地方各省之所以未表态,恐怕也是因为对西北军的恐意,毕竟……在中国没有几个人有击败西北军的信心,更何况现在的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通过“废督裁军案”,这些年各地督军余毒地方久矣,所以民心在中央而不在地方。地方上希望先生你回西南视察实际上是……”

居正缓声说道,神色显得有些紧张,最近西南诸省的代表多次与先生接触,希望先生回西南视察,根本就是希望借先生之名,以图对抗中央,毕竟这一次地方上无论是在民间或是军力上并不占优。

“现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虽然自从“废督裁军案”提出后,作为执政党首脑的司马并没有公开表态,但是其已经在过去的七天中先后接见复兴党籍各省议员,似乎是在统一行动,魏季林的“废督裁军案”可以说是提到司马的心里去了!国会这一次一定会通过“废督裁军案”,包括我们在内的在野四党都无力阻止这个提案的通过,而且甚至连我们革命党籍的国会议员,也有多人支持“废督裁军案”。非废督则兵不能裁,非裁兵则民不堪合!兵不裁则无和平,无和平则难统一。民心所向啊!司马长处为善以民意为矛,论心机城府,以此公为第一,无人出其左。”

荪中山点点头说道,眉间带着些许忧色,一但地方势力失衡,中央威权无地方限制,界时只怕重蹈当年袁氏之祸!尽管表面上现在中央以及西北诸省为文官政府,但是实际上这个文官政府仍然是高度统一的只效忠司马一人的政府,一但其控制全国,界时其独裁统治必定会有计划地要朝那个方向行动。

“觉生,最近看看能不能在交通委员会上提议,我亲自去西南考察地方交通!”

稍做思考后,荪中山还是做出了决定,去西南“考察”交通!

“总理!共和六年,中俄战起,各地为示支援,均向西北派出多则数师、少一营的助战军。西北不仅将其编入远征军,同时抽调各助战军中的青年军官,到西北军校学习。从司马到西北对这些军官可谓是恩惠有加,后勤、供及皆不任何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