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卷大时代 第37章 死亦何妨求票中!(2/6)

英灵的灵柩的专列缓缓的在济南火车站停了下来,随即火车拉响汽笛,在伴着礼炮声的汽笛声久久不能停息,始终回荡在济南火车站的天空中。

前来迎接的英灵的人们看到先前的两节客车车厢中下车的将上百多名西北军的官兵,这些西北军的官兵,都是穿着军礼服,表情肃穆,下车后便立即自觉的排成队,每十二人一队,六人持枪站立在后货车车厢门旁。

“哗……”

伴着货车厢的铁门被拉开的瞬间,迎接英灵们回家的家乡人们,望着车厢中的密集的灵柩,整个站台立即哭成了一片,站台上被前所有未有悲哀所笼罩着。

“士兵们!您的功勋将永远被后人勋记,您用生命忠诚的实践了您的诺言!西北军以您为荣,祖国以您为荣!现在……您们回家了!”

在车厢被打开的时候,李山林冲着车厢内第七旅阵亡将士的灵柩行着军礼,同时西北军的方式大声的喊道。此时的济南火车站,被一片肃穆的气氛所笼罩着。

位于色楞格河和其支流楚库河交接河口处,色楞格河和楚库河冲积三角洲的克斯格鄂塞,是一座始建于17世纪末的要塞城市,两百年前,一百多名俄罗斯士兵正是从克斯格鄂塞出发,在当时的边境处,建立了恰克图商城。两百多年来,一直扼守着色楞格河通往下流城市的上乌金斯克水陆通道。

克斯格鄂塞距离恰克图约90公里,距离上乌金斯克约一百二十公里。作为通往上乌金斯克的最为重要的水陆枢纽,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太平洋舰队第二海军陆战旅到达上乌金斯克之后,立即乘船进抵克斯格鄂塞,以城中的克里姆林为核心,在这压冲击平原上构建立数道防御工事。

几天来,第二海军陆战旅的六千多名俄国士兵和上万名征调的布里亚特劳工,利用从附近森林砍伐的大量的的木料,将整个克斯格鄂塞修建成为了一个二十世纪的野战克里姆林。

克斯格鄂塞的周那些用大腿粗的木料和厚实的覆土,建成的种类繁多的野战工事,分布在克斯格鄂塞的城内外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于连同野战炮,也被陆战旅的士兵们像在海岸防御时一样,将其安置在坚固的野战工事之中,而从河边开始密布的铁丝更是成为了死亡的陷阱。

第二海军陆战旅的官兵像在海参崴一样,想把这里变成第二海参崴,或者说第二个旅顺,尽可能的迟滞中国人的进军脚步,以为上乌金斯克争取援军到达的时间。如果不是数小时前,第二海军陆战旅的侦察兵和唐努乌梁海师的尖兵发生了冲突,恐怕现在他们仍然在努力的尝试着把这里变成海参崴。

“报告旅长,我们电话线和电报线都被剪断了!”

在克斯格鄂塞的用巨大的石块建成的克里姆林之中,俄军通讯兵向正在制定着防御计划旅长格列斯基报告道。

“中国人来了!”

格列斯基对着身边的军官和参谋们说道,电话线和电报线被切断,意味着中**队已经到达了克斯格鄂塞,他们随时有可能发起对克斯格鄂塞的进攻。

“诸位!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里变成色楞格河的203高地!让中**队在这里停住他们的脚步!”

格列斯基看着眼前的军官们说道,尽管知道目前进抵克斯格鄂塞的中**队,是西北边防军精税的唐努乌梁海师阿尔泰旅,兵力大约一点四万人左右,约是自己的两倍,火炮数量也远倍于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