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14章 军校完成加更!求票票!(2/6)

行了。

“松坡,咱们把毅军各部去老弱留精锐,改编成五个守备独立团,需要三百名军官以及一千多士官,士官可以从其他部队调进,至于军官,看看从百里那里挑一些人。我们还要在绥远和察哈尔的组建十一个守备团,半年后这十六个团可以整编成八个旅,加上现在的四个旅一共十二个旅,我们就会拥有全中国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

司马向松坡说到,半年?不!也许并没有半年,但是至少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这几个月足够西北民把这新组建的十一个地方守备团训练成一支精兵。到时一切都会改变,在这个时代手中掌控的实力,才是第一发言权。

“到那时你准备怎么做?”

看着眼前有些显露出野心的司马,蔡锷开口问到,尽管司马便多的时候是用使命来称呼,但是更多的时候蔡锷是将司马的这种使命视为野心。

“怎么做?当然是做正确的事情,国家再也没有时间可以担误,否则你我都是在犯罪,现在的中国需要的是高效、快捷的施政方式。所以军国民化是我们唯一可走之路!在这条路上,我需要您的支持。”

听到松坡的话,司马目光真诚看着眼前的蔡锷开口说到,对于蔡锷司马除了尊敬之外,蔡锷在国内所享有的声名同样是司马所需要的,当然司马更多需要的是蔡锷没有野心,正因为如此司马才会选择蔡锷做为自己的伙伴。

----------------------------------------

在西北工业区以北数十公里处,这里才是真正意义的口内、口外的分界,越过连绵起伏的山地就会进入真正意义的大草原,山上数百年前无数的汉族工匠用片石、青砖、黄土构建的长城,经过数百年的风雨侵蚀、战争的损害早已是破败不堪,但即便如此这些长城仍旧屹立在这里,好像仍然在守护着长城背后的土地。

因为这里地处偏远,地质条件较差不适合耕种、放牧,所以几百年来,这里一直都是一块无主之地,几无固定居民居住在这一带。正因为如此,司马才会把占地规模庞大的综合训练中心设在这里,同时还有一些西北民团的其它的机构。

而成立于两月前的西北民团军官校,就位于这片山区的山脚下的一处平地之上,高耸的围墙把军官学校和周围的一片野莽之地区分开来,院中的那座气不凡中式风格浓重的主体建筑,就是军官学校的教学楼。而院内十数排耸立着的红砖、红瓦的兵营式建筑,就是学校的学兵宿舍。

这里就是西北民团的未来所系,自从蒋百里和蔡锷来到西北并在西北定居后,司马便开始着手在军官教育队以及士官教导队的基础上,构建了西北民团军官学校,而校长就是蒋百里,这位民**事教育第一人。

建立军官学校是司马在建立民团之初就产生的一个想法。和国内任何一支军队相比,西北民团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技术装备上,和军官团体年青好战、冲劲十足。但是西北民团最大的弱点就是军官团体异常的虚弱。

现在的西北民团拥有四个旅近六万军队,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还拥有2300多名校尉军官,但是这些校尉军官之中,除了一百六十多名被保定军校开除的末能毕业的军官生和西北中学成立后培养的600多名预备军官生之外。

民团内的其它的近1600多名军官,大都末曾接受过系统的军官教育,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于在过去大都是文盲,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