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章 说客(2/3)

来,他与燕王李弘冀、宰相孙晟,司徒周宗、禁卫军统军周邺等人交往甚是亲密,尤其是禁卫军统军周邺,郭荣看中了他的带兵能力,与他相交甚厚,不时请他吃饭,送他一些特产。周邺也就笑纳了。金陵的情况杨琏知道一些,这些消息极少部分是齐王告诉他的,更深一层的东西多半是曾忆龄传回来的。杨琏知道,郭荣在金陵肯定不会安分,他叮嘱曾忆龄,密切监视金陵的情况,一旦有任何异变,立刻快马通报。时间进入五月中旬,杨琏圈定的农田已经开始蓄水,种植水稻,为了提高产量,保护好水稻,杨琏特意从金陵高薪请来了经验丰富的老农,让他们安心种植水稻,粮食产量越高,奖励越丰富,若是有突破性的进展,比如说改良水稻,杨琏还打算任命他为朝廷的官员,专门管理农事。老农得到杨琏的许诺,又先得到了丰厚的奖赏,鼓足了干劲,一心扑到在水稻上,像伺候老祖宗一样伺候着几亩农田。杨琏抽出身来,专心处理政务。这时,经过一年的努力,杨琏在两国边境种植了不少树木,在唐军战马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利用各种障碍物阻挡大周的骑兵,同时避免周国的骚扰。练兵方面,郓州常驻兵马有一万五千人,其中水师七千人,就驻扎在梁山泊中,来自蒲城章氏子弟的章文济、章文朝、章仲通等人分别任命为水军指挥使,日日操练水师,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步兵将领刘正、陈可言之胞弟陈可盛,以及楚州新军的精锐都被提拔起来,成为郓州兵马的骨干,为了达到锻炼新兵的目的,杨琏时不时带兵进山剿匪,达到练兵的目的。与此同时,林仁肇在登州抓紧时间,修建了码头,并在沙门岛上修建了无数的池子,开始晒盐,盐的产量大增,使得杨琏的财富滚滚而来,逐渐弥补了前期的投入,甚至还有一定盈余。在林仁肇的带领下,登州水师不时从沙门岛出发,向北寻找去辽东半岛以及幽云十六州的水路,当然了,林仁肇没有大规模的北上,而是使用走轲小船,利用罗盘不断寻找路线,纪录了下来。杨琏在山东的活动有的是明,有的是暗,明面上的消息不断传入金陵,燕王李弘冀得到消息,显得很是忧心:武将兵权太重,很有可能造反,更何况他对杨琏有意见,所以很坚信杨琏必定会造反。可是偏偏父皇对他十分信任,孙晟几度进言,天子大怒,差一点就撤掉了孙晟的宰相之位,有了孙晟的前车之鉴,司徒周宗不敢轻举妄动,只得静观事态发展。这一日,李弘冀正在府中钓鱼,可是心烦气躁的他根本静不下来,鱼儿也不上钩,弄得他火气很足。这时,已经投靠李弘冀的陈栋慎匆匆走了过来。“殿下,吴越人来了。”陈栋慎禀告。李弘冀抿抿嘴,又是吴越人。对于吴越人的背信弃义,他十分不满,本想摆摆手不见,陈栋慎笑了笑,道:“殿下,这一次是中吴节度使钱文奉的次子钱承礼亲自赶来,或许有什么想法。”李弘冀皱着眉头想了想,道:“如此,带他来见我。”很快,陈栋慎带着钱承礼来了。钱承礼冲着李弘冀施礼,道:“钱承礼见过燕王。”李弘冀抿抿嘴,摇摇头,道:“你来,有什么事情?”钱承礼笑了笑,他知道李弘冀对吴越人不满是为什么,换了自己,肯定也不会好脸色,当下也不介意,走到一边,坐在石凳上,道:“燕王,别来无恙?”李弘冀勉强露出笑意,道:“本王很好。”“燕王想不想更好呢?”钱承礼说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李弘冀问道。“哈哈!”钱承礼笑了笑,道:“当年的事情,也是迫不得已,吴越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行此下策,希望燕王能够理解。”坦白说,这个道理李弘冀并不是不懂,他对杨琏,也是用尽了各种计谋,可是始终无效。当然了,计谋用在自己身上,吃亏的是自己,换谁也会不开心。钱承礼见他不说话,继续说道:“如今杨琏气势正盛,大唐天子让他镇守山东,当真不怕引狼入室吗?”李弘冀被说中心事,摇摇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他相信任用杨琏是引狼入室,可是父皇不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