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五章 一些个问题(2/2)

,刘贞并没有带多少人,两三百人的护卫,加上一直跟在身边的典韦。从河间出发,要先行往洛阳一趟,如今的洛阳新城由辛氏兄弟坐镇,加上孙乾,孙轻等人,原先在河间管理商业的张平也来了洛阳,如今的洛阳城一片欣欣向荣。

刘贞在洛阳没呆多久,两天后他又去了长安,不过这一次他却遇上了问题,问题主要出在两个人身上,这两个人一个是司马懿,另一个是杨修。

长安自从归了刘贞之后,刘贞将这边交由马腾管理,有沮授等人相辅,再加上原先迁过来的不少原朝中的官员,长安还算稳定,也在逐步的发展中。

在长安逗留期间,刘贞也在了解长安目前的情况,当司马懿和杨修的名字出现时,刘贞的烦恼就来了,尤其是司马懿。

听马腾的意思,这两人算是后起之秀,有大才,也在长安做了不少事情,立了些功劳,如今已参与到长安高层中来了。

司马懿年纪并不大,刚刚二十一岁,杨修大一些二十六,两人都是大家族的子弟,杨修不必说,杨彪如今也还在长安管事,司马家族也是一样,司马祖上就一直是大汉的重臣,其父司马防以前当过京兆尹,后来随董卓来了长安,刘贞得长安之后,他也一直在长安任官,而且现在除了他和儿子司马懿之外,他的另外几个儿子也都十分不错,因为八个儿子字里面都有一个达字,在长安号称司马八达。

由于有后世的经验和记忆,所以刘贞对这两个人是不放心的,但是他们偏偏有能力,若是不用,说不过去,而且刘贞一向有贤名,有爱才之名,不用不好。

但是用的话,怎么用就是一个问题了。刘贞想将他们两个带在身边,又怕他们跟着自己见识越多,学得越多,将来祸害更大,若是不带着,又怕别人管不住出什么意外。

当出长安的时候,刘贞还是带上了他们,以后怎么安排也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等他们立了功勋之后,让他们远离政治中心,去外地,如荆南交州之内的当个太守,这样一来影响应该也就不大了,当然如果自己能够真正统一全国的话,也不至于会出什么问题,当初若不是三国鼎立,司马懿等人也不会有什么威胁。

走过洛阳长安之后,刘贞往弘农进发,待与于禁戏忠会面之后,再决定南下宛城之事,刘贞从河间出来,往洛阳,往长安,除了巡查之外,另外还下了一个命令,那就是招兵,以如今刘贞的经济实力,现在手里这些兵力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虽然兵贵精不贵多,但太少也不行,前面几年之所以没招兵,是为了发展,如今发展的差不多了,是到了发力收复江山的时候了。

目前刘贞总有兵力约在二十到三十万之间,这其中北边四个都护府加上西域都都护府占去兵力约在十万左右,高尉在幽州兵力约有五万,这些地方的兵力不能动,北边游牧民族虽然威胁已经不大,但刘贞不愿给他们机会,幽州公孙瓒还未投诚也得防一手,西域的兵力主要是用来维护丝绸之路,保持与西边的通商。

除去这些兵力之后,刘贞可调用的兵力约在十五万左右,上次同时与吕布和袁绍开战实际上的投入是很大的,当然如果吕布投降的那些兵能尽快练出来的话,再多出三五万精兵问题还是不大的。但是这些还不够,与袁绍交战肯定会有损伤,接下来还有孙坚刘表等人要对付,兵力太少是不够用的,至于西蜀和汉中将来也是要打的。所以现在招兵正是时候,等精兵练出来就刚好可以派上用场,不至于白养着。

长安与弘农相距并不远,两天后刘贞等人就与于禁、戏忠汇合了。接下来他将要往南阳走一遭。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