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北伐(2/3)

还是让隗头知道了,其实就算步度根不说,隗头也知道,自己这弟弟肯定是顶不住的,只是隗头影响力实在太小,最后只带了五千人的援军前来支援。不过这已是他最大的极限。

五千人当然左右不了战局,他们根本就没机会与步度根碰面,早早的就被张合领的三千骑堵了起来。

一心想要援军的步度根,没有死战的意志,他们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援军身上,这让他败得更快。虽然他实力还要稍高于轲比能,但是他却先于轲比能败下阵来,一个月后的云中一战,步度根尽灭。

步度根尽灭,而轲比能还在坚持,他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没有后路,而且攻击他的主力是张飞的灵豹,灵豹的威力他早就了解,所以他打得十分谨慎。如今仍在苦苦的支持,其实轲比能还有援军,他的援军就是素利,素利一直在辽北,与轲比能之间隔了乌恒人,乌恒人现在实力也是大损,如果他要过来支援的话,乌恒人也不会为难他,只是他与轲比能交情一般,而且他为人比较胆小,实力不强,根本不敢过来支援,生怕刘贞将怒火发在他的身上,另外他还要防备公孙瓒。

虽然公孙瓒并不没有配合刘贞北上攻击他的意思,但是公孙瓒与刘贞交好却是事实,他不敢以身犯险。对于素利的性格轲比能比谁都了解,所以他连求救的信息都没有发出去。

轲比能是对的,因为步度根战死以后,素利的使者就到了渔阳,正式表态称臣。这情况轲比能料到了,公孙瓒却没有料到,之前刘贞北伐鲜卑的时候,公孙瓒是抱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情来看的,刘贞势力越大,对他越不利,先前攻占刘虞时,公孙瓒就看到了危险,他与刘贞关系是不错,但是如果刘贞势力太大的话,那他该怎么办,难道也学素利一样向刘贞称臣?其实他与刘贞关系好是因为刘备的缘故,但是刘备死了这么多年了,两方一直有配合,但都是基于利益上的事,真正因为友谊而拔刀相助,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面对刘贞近四万大军的攻击,轲比能最终还是没有坚守得住,在素利投降后不久,他的人头已被高高的插在了木桩上,就在他们部落的前门上,等着慢慢被风干。

打败轲比能之后,刘贞接着要面对的就是乌恒人,他让夏侯兄弟守住西边的鲜卑,与张飞一起,对乌恒人开始了碾压。年老的丘力居在闻听此事之后,再一次的一病不起,先生蹋顿的死就让他病倒了,病情刚刚有所好转,又迎来了刘贞的攻击,而这一次他似乎再也坚持不起来了,所有的乌恒军队,他全部交了出去,让先前逃出来的苏仆延和乌延统领。

苏仆延和乌延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只是乌恒实在没人了,以前乌恒人被檀石槐的鲜卑压制,好不容易等到檀石槐死了,南边的汉人又壮大起来,丘力居也只能徒呼奈何。

刘贞起兵压制乌恒,这给了素利表忠心的机会,一向怕事的他,这次鼓起了勇气,也可能是他不大看得上苏仆延和乌延的原因吧,这一次他几乎将能战之士全部调集了起来,起兵八千配合刘贞。

苏仆延和乌延也知道自己不是刘贞的对手,所以他并没有正面与刘贞抗衡,而是打起了游击战,舍弃了部落,将乌恒人民再度向北迁移,这一招也算是胆够大,有忍痛断臂意思,魄力着实不小,这让以前小看他们的刘贞和素利刮目相看。

苏仆延与乌延的行为的确算是奇招,只是这也没能挽救乌恒的灭亡,只是将灭亡的时间向后又拖了两个月。

大败乌恒之后,刘贞举兵回到了渔阳,这时候已是十月份了,这北上征伐整整打了近一年。

十月份北方天气转冷,刘贞也下令,让夏侯兄弟暂且退回关内,毕竟久居塞外,战士们也吃不消,而且那隗头似乎也没有将步度根和轲比能的原领地收回的意思,所以让他们退回来,也没什么事,况且隗头重又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