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602章 惊才艳绝(2/2)

容色平静如水,似乎世间的事,无法让她留下惊奇和波动,就是七雄混战,天下大乱,山崩地裂,也无法让她惊呼起来。

“圣女为何挂着面纱?而不是以真面示人呢?”辰凌试探问道。

澹台清儿淡淡道:“非我吝惜,而是不愿众人只看到我的容颜,而听不进我讲述的经文和道义,本末倒置……”

辰凌轻轻一笑,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如果澹台清儿容色丑陋,那么她的才学再如何出众,别人也不屑一顾,但如果她太绝世清美,那么一出现,世人有可能只会盯着她的容貌来欣赏痴呆,根本听不进她在讲什么。

“呵呵,圣女之言,忽然让在下想起了一则寓言。”

“哦,哪则寓言?”澹台清儿询问道。

“故事是这样,有一位楚国人,有一颗宝珠,想要出售卖掉,于是来到了郑国卖珍珠,为了衬托出珍珠的华丽与珍贵,做了一个木兰的匣子,这匣子用桂、椒熏过,用珠子和宝玉点缀,用红色的美玉装饰,用绿色的翡翠连缀,无比的精致,然后呢,就把珍珠放入其中……”

澹台清儿跟着听着,轻轻颌首,听得比较认真,当成了学术研究一般。

辰凌看她神色专注,于是描述的更加有声有色:“有一天,有一位郑国贵族人,忽然看到了他卖的珍珠和匣子,于是出了高金,一同买下来,却把珍珠换给了他,反而觉得匣子华丽的外表,远比内在的珍珠更美更有价值,岂不好笑。”

这则寓言叫买椟还珠,出自出自《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的韩非子,著书立说时候,写下的寓言,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如今是战国中期,澹台清儿比韩非子七八十岁,自然没有听过。

澹台清儿听完之后,素眉轻轻一蹙,却没有笑起来,盯着辰凌的笑容,虚心问道:“公子觉得,这则寓言,对世人有什么启迪?”

辰凌自然晓得,很直接地说道:“这个寓言启发后人,不能光注重华丽的外表,忽视内在的真善美,做事不能目光短浅,本末颠倒。”

澹台清儿面容隔着轻纱,很难看清具体表情,她沉思了一下,轻轻一叹,声音如天籁一般动听,道:“清儿觉得,公子所言只是其一,这则寓言发人省思,如暮鼓晨钟,还有另一层深意:那个楚人,何尝会真的卖珍珠,只怕更擅长卖盒子,用法不当,自然会适得其反,如果把大部分世人比作那郑国人,清儿未必就不是那个楚国卖珍珠者……”

辰凌听她没有自称‘妾身’‘我’,而是以清儿自居,明显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再听到澹台清儿的话中深意,对这个深奥睿智的女子,更加钦佩了,寓言有正有反,何尝不是两者皆讽?只不过,他真的没有取笑对方的意思。

这时,澹台清儿的举动更加超出他的意料,伸出了玉手,竟然摘下了挂在耳鬓边的吊挂丝线,除下面纱,露出了一张绝世惊艳的容颜,让辰凌脑海嗡的一震,彻底惊仙住,以他的无上定力,仍然被惊艳痴住…… ≈g;文学度 .xudu.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