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189章 朝鲜来国王(2/2)

不详皆反对宣祖的提议。商议之下,决定将朝廷一分为二分朝,一部分人随宣祖渡江,其他人则在光海君的领带下驻守朝鲜。

十七岁的光海君李珲受命权摄国事,担任抚君司代替宣祖赴前线抚军,表现出色,得到许多义军领袖和百姓的支持。李珲收集流散的军队和义兵,号召通国勤王,以图恢复。

李珲的这个举措振奋了朝鲜民心军心,对全国团结一致打击倭寇很有作用。万历二十一年,日本撤出汉城,退守釜山,并将虏获的临海君和顺和君两位王子送还,倭乱暂时告一段落。此时,宣祖已经属意于光海君了。

然而,分朝却使得宣祖和光海君的关系越发生疏。

原因有两个:其一,光海君做为世子最主要的任务便是在侍讲院学习与一日两次向宣祖问安以示孝道1593年3月,由于明兵的介入,宣祖的朝廷暂在开山落脚,光海君则驻守定州,9个月后才回到汉阳。但是由于光海君频频卧病在床,因此辜负了宣祖的期望,导致宣祖对光海君多有不满。

其二,分朝直接让光海君分享了一部分宣祖的王权。宣祖在战争时贪生怕死的表现让自己失尽民心,受到台谏即司宪府、司谏院之合称不留颜面的指责,更有大批儒生上疏要求宣祖退位于光海君。

如此,宣祖致力收复王权,打压世子。壬辰倭乱期间15921598,他18次提及禅让王位或让光海君摄政,但其目的只不过是在考验世子和群臣对自己的忠心,以便除去任何威胁。为了限制光海君的权利,宣祖在分朝时,以光海君还没有受到大明册封为借口,不愿颁发世子印。宣祖甚至禁止光海君入殿请安,让光海君的世子之位岌岌可危。

自懿仁王后过世后,宣祖对待光海君的态度每况愈下,从他重视选继妃而有意阻扰遣使臣要求大明册封世子来说,宣祖似乎考虑到了废世子。

虽然按照宗法宗法规定,两班在确立继承人庶子或继子之后,即使有嫡子降生,继承人也不会更改,光海君的世子地位不会因为永昌大君的诞生而有所动摇。

况且永昌大君年龄太过幼小,废长立幼也太不合理,但由于宣祖对光海君的冷淡和缺乏明朝的正式册封,让光海君坐立不安,担心宣祖会不顾宗法,改立永昌大君为世子。

朝中读懂宣祖心意的人趁机结党营私,其中以柳永庆柳永庆本是东人党,后来变卦投奔北人,之后又加入小北。

1602年任户曹判书,两年后其孙迎娶翁主,升任领议政,与其他外戚勾结,被称为“柳党”,在宣祖的最后四年一时权倾朝野。

“柳党”在宣祖病重期间私藏宣祖欲退位让贤的教旨,后被光海君问罪的“柳党”风头最盛。“柳党”拥立永昌大君,常常挑拨离间,使光海君更觉地位不保,迫使他无论如何都要铲除永昌大君。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