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432章 夜战(中)(2/2)

奏。当然这种异常情况,十分考验第一线指挥官的应变能力。

格里芬动了,不过格里芬不是叫第三道防线的德军进攻,而是让自己这段的德军步兵立即撤退出第三道防线后到五公里处防守,这些撤退的德军步兵不是慢条斯理地撤退,而是跑步前进。

军人跑五公里,一般情况下是二十五分钟,苏军前期的炮火覆盖一般是阵地那片区域,最宽大约两公里,两公里之外基本上属于安全域区,要跑完两公里,也就十分钟不到。

苏军也不可能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就把大炮前移,要知道苏军的大炮现在还在二十公里外第四道防线外,就算用卡车拖拽,加上一些其他的工作,苏军要把这些炮兵部署到第三道防线前,最少的时间是三十分钟。

三十分钟后德军早在五公里之外了。双方都没有什么好的侦查手段,如此漆黑的夜晚也没有什么侦查手段可用。这样的仗更加考验的是指挥官的能力了。

德国德军的步兵在乌漆墨黑的苏联平原狂奔,还好这里是平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跑,而苏军也在用快最的时间抢运大炮和“喀秋莎”。

三十五分钟后,苏军的“喀秋莎”开始怒吼,“喀秋莎”一次齐射的时间非常的少,只需要10秒就可以把弹药射完,发射完毕的“喀秋莎”可以瞬间转移,机动能力十分的强大,德国的六管火箭炮和大炮根本没有反击机会的。

“喀秋莎”是可以跑,哪么苏军的大炮就不能跑了,“喀秋莎”齐射后就迅速转移了阵地,然后就是苏军的大炮继续猛烈轰击德军的第三道防线。

几百门大口径大炮同时轰击,那气势与“喀秋莎”轰击的效果不差上下,短短的十分钟,整个第三道防线其实已经不复存在了。

苏联人自己修建的和德军修建的所有工事,百分之九十以上被炸毁,如果第三道防线上面有德军的坦克,火炮和步兵,这一切都将在这次炮击下烟消云散。

可惜第三道防线上没有人,也没有装备,苏军连续两次浪费了大量的弹药,装甲十五军军格里芬的应变能力,再一次挽救了自己大量的部下和武器装备。(。)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