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1节最拿手的(3/3)

昌府人,迷信的,信誓旦旦说自己亲眼看到神明出现梁山泊这个方向,那个神威璀璨呐,唉俺的娘唉,神将那个威风好看劲啊,差点儿晃瞎了俺的眼,真是幸运能见到真神出现施天雷惩罚该死的强盗…….总之,天是有眼的。老天爷是存在的,更是公正的。坏人(狗官),你们少猖狂。老天爷早晚会出手收拾你…….田师中等士大夫们是不大相信鬼神之说的,否则忌惮天威地狱惩罚也不会任性做恶了,听到传闻,多讥笑愚民无知。但,无法从梁山人口中套出详情,瞎琢磨只空劳心神,全然无用。田师中狡诈狠毒,拍脑袋绞尽脑汁突然想出个好主意,顿时露出欣喜得意与阴险狰狞混杂的笑容。他再次串通梁山周围官府,各自上奏,但内容大同小异。报告朝廷的是:势力仅稍弱于二龙山强盗的青州第二大逆贼——桃花山强盗突然弃青州巢穴大举南下报复梁山沧赵,到达东昌府境内时兵力至少有三四万,其中装备精良的精锐悍匪有上万。梁山周围官府不惧贼势,积极剿匪聚兵,趁强盗忙着在水泊边伐树造攻打梁山泊的木排时包围上去。各州府文武主官通力合作,配合默契,策划得当,指挥有方,部下将领带头英勇厮杀,将士们受到激励奋勇作战,和强盗大军激战数次,消灭强盗大半,可惜没能全部剿灭,残余匪徒乘铁链编的木排逃入梁山泊,因官兵无船可用,没铁链做的木排也挡不住会水能水战的强盗,不敢入水泊葬送官兵性命,只能看着强盗们逃走。而能在围剿血战中残存下来的都是精锐悍匪,怕是还有七八千,令人不禁担忧梁山上的沧赵人,臣等焦虑却无可奈何。庆幸的是,梁山人居然战胜了如此强大的强盗,不负抗辽的神勇威名。悍匪灭亡,可喜可贺。大宋少了这股强匪大患。此乃陛下洪福普照,万民之幸运……这些上报把一场诸府不作为和阴毒诡计轻巧转化为精忠报国奋勇杀敌的大功,梁山周围官府人人有份,皆大欢喜。都盼着在皇帝在焦头烂额极度恼怒失望下骤然听闻这喜讯(极可能是眼下唯一的大喜事)能龙颜格外大悦而重赏。这样还堵住了文成侯可能的就事发难带来的大//麻烦。田师中等人串通一气捏造事实冒领功劳,串供的威力自然比赵公廉一方的说法更有说服力,又自信朝中权臣在对付赵公廉方面和他们是高度一致的,有心整治赵公廉的皇帝甚至都会明显支持他们,他们根本不怕赵公廉向朝廷揭穿事实。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最阴毒的是,奏折众口一词,在末尾巧妙向朝廷和皇帝暗示沧赵家族在梁山藏有强大军事实力。连数府重兵一起猛烈围攻都没能收拾了的强大悍匪,小小梁山商贸点却能轻易全歼,军事势力之强悍,朝廷尽可想像。这意味着什么?只证明沧赵家族在梁山藏有造反势力的组织,怕是其心不善,赵公廉极可能心怀野心大志。而大宋最忌惮的是就是管军要员造反。沧赵家族在大宋的威望又太高。相信皇帝获悉情况,必定极度震惊甚至恐惧。赵公廉可是文武皆奇才的,如此年轻却战功赫赫到让西军将门都不得不佩服,这样的人若是造反,怎么能不让人害怕,即使镇守边关显得忠心耿耿,还没有露出任何反迹,越来越多疑的皇帝也必定会高度怀疑和戒备,即使眼下需要赵公廉稳住边关保住大宋度过难关,皇帝心有疑虑却一时不能干脆利落地下手收拾掉沧赵家族,那事后不用多久,赵公廉的死期也到了。相反的,最先揭露了沧赵家族有反意的臣子自然居功至伟,好处之大就不用说了。这一手表面表达的是对梁山杀敌的公正,实则却是高妙无比的催命符,真是有理有据,做恶害人,却无人能指责其恶意。这是汉人官僚最拿手最热衷的内斗手段,既能巧妙杀忠臣对头,又能迷惑世人,保持住自己的高大君子形象甚至历史清名。田师中等人对上的这份奏折好不得意,静候佳音。&l;a hrf=&qu;/hl/250/250211/...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