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 览画听风(一)(3/3)

家伙了?怕是有什么东西在准备着,你且有个防备之心。”

楚点了点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自己除了那何君昊之外,在东京城里还有什么得罪过的人物。他虽然在人际往来方面不算聪明,但对方那种淡淡的敌意,楚还是能够感觉到的……

四人入了听堂,堂内已经有了几个人,大多同是今年刚刚入院的画生,大抵也存了楚的心思,害怕迟到,于是早早的来了。

萧庭认识其中的二人,上前笑着打了招呼,又介绍了一番白、倪两位祗侯大人,于是大家纷纷见礼、互通姓名,自是一番热闹。

“日后大家同院为官,咱们画院虽然设着这么多层级的职位,实际上大家都是画师,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大家不必见外。”白祗候笑呵呵的说着,“今日上午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事情,按照往年的惯例,只是在这听堂品评诸位科考的画作即可。之后可能会有一些人事上的安排落下来,哪位祗侯手底下缺人,便由诸位互相选择一番,跟随而去。”

“不知白大人是哪一科的祗侯?”有人问到。

“呵呵,咱们这里不叫科,也是叫做‘院’的,我是山水院,这位倪大人是花鸟院的。”白祗候笑着道。

楚闻言,不免多看了白祗一眼。心想这人对自己有敌意,日后又免不了一处为官,怕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恐怕真要留个心眼了。

其他的事情倒不重要,只是这人对自己的敌意到底从何而来,实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众人说笑一番,厅堂中的人也越发多了起来。除了几年刚刚被录取进来的画生之外,也有不少类似白倪两位的祗侯以及供奉前来,一是看看热闹,其次,自然是为了摘选一番,看看能不能为自己找一个不错的画生。

之所以在听堂这里找,自然是因为除了当面见到之外,还可以看一看这些人的画作。北宋的宫廷画虽然多走清贵的路线,但毕竟个人的功底不同,笔下的气韵也是颇有些差距的。

祗侯找画生,大多找的都是与自己路数差不多的人,这样日后工作起来也会方便一些。

到得卯时前后,整个听堂可谓是济济一堂,众人基本都到了。卯时初刻,画院的吴炳昌大士在几人的护卫下走了进来,认识他的人连忙躬身施礼,不敢再胡乱闲聊。这种整肃的安静从东北角开始,渐渐传染了整个大堂,于是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楚看着那个七旬老人,心里不禁开始猜测对方的身份。

“这位是吴炳昌大士,可以说是画院的院。”萧庭在一旁偷偷的道,“虽说画院名义上的管理者是官家本人,但是官家毕竟日理万机,不可能管那么多杂事的,这位大士就代劳了。”

楚微微点头,好奇问道:“大士?这位吴大人是翰林出身?”

“非也。”萧庭低声笑道,“同你我一样,这位吴大人也是画科考试出身,只是因为管理画院,所以被授予了‘大士’衔。”

“原来如此。”楚颔首。

这位大士看起来年纪已经很大,走起路来十分缓慢,一双眼睛眯着,仿佛时常带着笑,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就像是一个和蔼的老爷爷。

吴大士虽然前来,但并没有停留太的时间,只是对大家讲了些官面上的东西,便离开了,只留下一位正主持之后的画作品评。

“这位是王正,名讳是清河二字,算是吴大士之下的第一人了。”萧庭在一旁为楚介绍,“你也看到了,吴大士的年纪摆在那里,怕是这几年就会致仕,如果没有什么差错的话,继任的基本就是这一位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