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上谕勘陵(2/5)
,难道要让先皇就葬于那里?亦或我大明堂堂天子,要停棺数十年不得入土为安,等着百姓休养生息?”>
弘治在群臣中威望极高,正德这又是从帝王尊严和为人子者的孝道考虑,群臣中尽管反对加税的大有人在,一时也语塞无言。>
殿下沉默半晌,刘健昂然出班伏地奏道:“臣冒死直言,皇上广殿细旃,可知小民茅屋柴舍风雨难避?皇上锦衣玉食,可知小民忍饥挨饿衣不蔽体?先帝大敛归陵,礼有定制,本非臣下所敢轻议,然事有轻重缓急,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江山为重。>
大明持国乃顺应天命,天命即百姓,大明顺应天命,风水小术何足慎之。泰陵以倾国之资建造,岂可轻言废止?先帝仁德,厚爱百姓,相信先帝在天有灵,也会重民而不重风水,伏讫陛下三思”。>
刘健说完伏地不起,他这番话说的虽然很客气,其实不外乎就是说百姓才是江山社稷的根本,风水之说虚妄不实,至于先帝嘛,还是在泰陵安葬就好,别瞎糟贱钱了。>
金殿上文武百官听的都屏住呼吸,这位小皇帝喜怒无常的性子他们是早就见识过了,如果他一怒之下叫人把刘大学士拖下去廷杖,这老头儿偌大年纪还不被活活打死?>
王琼、徐贯等人有心出面为正德争言,可是民间传言朝廷加税的消息早已传的沸沸扬扬,而且指名道姓说是他们几个进的谗言,几人声誉已一落千丈。这时出面岂不坐实了此事,是以也不敢上前放言。>
正德瞧了半晌,见文武百官竟无一人出面附合赞同,竟然气乐了:这班鸟大臣,昨儿还扯着脖子喊又是影响国运又是损及后福的,三大学士如今抬出百姓来,竟然没有一个人帮我,你们倒底是忠君爱国还是爱惜自身羽毛?>
正德双手按着御案,霍地站了起来,手指刘健正要说话,忽地站殿将军匆匆奔入,跪地高呼道:“启奏皇上,刑部尚书洪钟飞骑来报,犯官杨凌之妻韩氏硬闯法场,手持先帝笔墨丹青遮于犯官杨凌头上,洪钟不敢擅专行刑,恐损了先帝遗物,恳请皇上定夺!”>
百官闻言嗡地一声议论开来,或许是每日的朝会太过枯躁无味,听到一介女子手持先帝墨宝闯法场救夫的奇闻,文武百官好似吃了兴奋剂似的。>
刘健伏在地上听了也不禁大喜,他大胆直言,其实心里也是提心吊胆,有了这消息转移正德的注意,他就不会有事了,刘健暗暗吁了口气,抬起袖子拭了拭额上的冷汗。>
正德闻言怔在那儿,半晌才喃喃道:“你说幼......幼......杨凌之妻闯法场?她持了父皇的手书......父皇何时赐了杨家东西了,写的甚么?”>
他喃喃自语,声音甚小,只有案前侍侯的小太监听的到,可是未得正德示意,也不敢大声代他问话。正德愣了会儿,慢慢在御阶上踱起步来,百官都瞧着他动作,只见正德在上边一会儿咬牙切齿,一会儿怔立出神,过了半晌才喝道:“传谕,着御马监张永前去问话,取回先帝手书给朕看看,退朝!”>
菜市口,洪钟气急败坏地在死囚台上踱来踱去。烈阳当空,照得他满脸油汗也觉察不出。幼娘拿的虽不是圣旨,那副字画也与本案无关,但那可是先帝亲笔呀,众目睽睽之下他抢又抢不得,损也损不得,只好僵在这儿了。>
忽尔他步子一顿喝道:“韩氏,你想仔细了,硬闯法场阻碍行刑可是杀头之罪,你夫杨凌作奸犯科,欺君罔上,是重罪不赦的恶人,皇上只杀他一人已是法外开恩,你小小年纪,难道不惜命么?”>
韩幼娘举那字画举的手都酸了,她抬起头来乜斜了洪钟一眼道:“你不是好人!”>
“甚么?”洪钟大为惊奇,怒道:“杨韩氏,你敢诽谤朝廷命官?”>
韩幼娘道:“我相公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为国为民的好官儿,你说我相公不是好人,你便一定不是好人”。>
围观的百姓大多是升斗小民,摆摊卖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明朝当王爷 最新章节第102章 上谕勘陵,网址:https://wap.at77.net/42/42077/102_2.html
工业霸主德意志
穿书后每天都在给病娇男主普法
东京泡沫人生
卡徒
终极法则
天天被读者扎小人的坑神你伤不起!
诡秘:我给极光会当外援那些年
海上长城
荆棘王冕
八零农妻是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