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74章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3/5)

影响,两位研讨会嘉宾就着《天朝》谈到了长篇小说的创作问题。

二人将《天朝》当成了长篇小说的表率,对于林朝阳在这部小说中的创作理念和手法推崇备至。

「.-在《天朝》当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文化心理结构’。

我们的文学界一贯遵循的是现实主义创作的基本手段,刻画人物尤其注意肖像描写、

行为描写、语言个性化等等。

在我观察看来,朝阳同志的创作手法却不走寻常路,他将很多的笔墨以来探究所要写的人物内心的心理形态——」

一上午的研讨会在众人的分别发言中很快过去,午饭就在文协食堂,吃饭时有人跟程永新打探《天朝》之后几卷的消息。

「等这个月月末,我就去燕京取第三卷、第四卷的书稿。

上个月朝阳正在创作第五卷,年前应该能写完,不出意外的话,全书在明年下半年是肯定能写完的。」

「后面几卷也是这个字数吗?」

「差不多。总字数不好说,但肯定要超过240万字的。」

闻言,周围几人不由得咋舌。

诞生于互联网的网络小说也才刚刚发,动辄几百万字的篇幅在文学界无疑是神话一般的存在。

一般的作家别说是写了,想想都感觉头皮发麻。

在现当代文坛,倒不是没有作家写过数百万字的作品,但这其中99%都是通俗文学作品。

像《天朝》这样的作品和文字质量要写两百多万字,对于作家而言不仅是对创作能力和才华的重大考验,更是对创作毅力和耐心的熬炼。

惊叹了一阵《天朝》的篇幅,又有人问起程永新组稿成功的经历。

刚才在研讨会上,他只是两句话带过了组稿的经历。

坊间传闻,《天朝》的稿子是程永新一年十几次登门拜访林朝阳才拿到手的。

听着众人的询问,程永新没有正面回答。

「能拿到《天朝》的稿子,主要还是因为朝阳心系我们文学期刊行业的发展。我们去外地组稿,别说是多跑几趟了,就是天天在作家家里蹲着,也是应该的。」

原来不是一年十几次的频率,而是每天一次的频率。

众人了然,看向程永新的眼神不由得多了几分敬佩。

有这种毅力,老兄你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流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20世纪的最后一个元旦过去了,期间燕京下了一场大雪。

雪后初晴,冰凌很快垂在四合院的灰瓦檐角,晶莹剔透,墙根处、游廊外堆满了积雪天气很冷,但阳光正好。

林朝阳站在书房的窗前,目送儿子潇洒离开家的背影。

还有半年就高考了,可这件事对冬冬来说却没有丝毫影响,他又不指望着高考光宗耀祖。

但显然陶玉书并不这样觉得,她对于儿子还是抱了很高的期待的。

77年高考没考上燕大,是她的终身遗憾,虽然燕师大也很好,但毕竟燕大才是她们陶家的「根据地」。

陶家自陶父起,她们这一辈有陶玉墨,孙辈的陶希武成绩不行,陶希文成绩倒是好,

可惜当年「叛逃」去了隔壁。

现在儿子终于要考大学了,陶玉书自然是希望他能够继承外公的衣体。

在她的规划里,冬冬先是要在燕大念完四年大学,然后再到国外深造几年,兼习东西方文化,为未来接班家族事业做准备。

林朝阳看着儿子的背影,觉得妻子真的是想多了,就这小子没心没肺的样子,怎么看也不像个能接班的人选。

他对于家族传承这种事没什么执念,世上有几个长盛不衰的世家豪族?儿孙自有儿孙福,反正他和妻子留给后代的财富已经足够多了。

至于几代之后他们能不能守住这份财富,甚至是开创更辉煌的成就,那就不是现在应该操心的事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豪1978 最新章节第674章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网址:https://wap.at77.net/413/413610/674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影帝的喵系萌妻 开局冲喜?农门长姐携三崽嘎嘎乱杀 选择回归后我又穿了 重生校园神棍:帝少,算个命! 人在红楼,开局大雪龙骑下江南! 麻辣女兵之错位的幸福 重生豪门:亿万归妻不好惹 残王爆宠嚣张医妃 重生绝世天帝 七年征战,无敌归来,横扫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