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八章 血战高丽(二)(7/8)

大的村子被倭寇屠戮,他保护的江南被倭寇袭掠,他训练的士卒提拔的将领不知道有多少死在了和倭寇的战斗中,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倭寇杀得一个都不剩。

而且他为了能达成这个目的,根本不害怕背负骂名。

这意味着他可以不讲信用。

如果织田信虎知道这些,大概他宁愿死在公州城里也不会与黎盛再谈判,然而他不知道,起码在他看来,魏军已经稳占胜势,魏国又是大国,黎盛又是主帅,实在没必要把名声搭进去--所以在东门外的魏军让开道路后,织田信虎带领剩下的一万四千余倭军退出了公州城,而于此同时,黎盛也交给了昨天浴血厮杀,先登城墙的窦学武一个任务。

领兵五千,赶赴小路埋伏。

困兽是不好斗的,但只要把它放出来,就好斗了。

从之前的事便能看出来,窦学武是个粗人,他适合执行军令而不是带领大军,而且他对倭寇的恨或许不会比黎盛少半分,所以对于这个能让他重新站起来的任务,他表现得很高兴,于是他极兴奋地带兵出发了,在织田信虎带兵离开公州城,终于放松有所警惕,并且对这一败有些咬牙切齿的时候,窦学武出现了。

五千对一万四,其实倭军只要拼拼命,窦学武今天估计就得交代在这儿,然而此时的倭军已经彻底失去了战意,刚刚还以为逃出了生天,见到魏国又不讲信用搞这种事情,斗志全无,当即便开始溃散,当黎盛带兵追上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抱头鼠窜的倭人,以及在乱军中坐在原地,写下“恨、恨、恨!”三个大字,切腹自尽的织田信虎。

有士卒捡起那份织田信虎的遗书,上面是倭国的文字,不需要翻译,大概也能猜出来,是对不守信用的黎盛的诅咒,然而黎盛拿着那份血书,只是轻轻一笑,就把它扔在了地上,任凭大军践踏,不以为意。

我赢了,你输了,这就够了--他这般想道。

......

黎盛者,姑苏吴县人也,世隶兵籍。少桀骜,横行闾巷,然通孙吴之术,善观风云。昭安元,嗣父职为骁骑校尉。会倭奴倾国为寇,海波沸涌,两浙告急。盛率部曲赴难,初战犯军律当斩,太祖临阵见之,异其鹰目狼顾之相,赦而拔为裨将。盛率轻骑走海道,自明州断倭归路。时倭寇聚于台州湾,盛以奇兵夜袭其辎重,断其退路,倭阵大乱。太祖乘势合围,斩首两万级,海为之赤。太祖执其手曰:“昔邓艾度阴平,不过如此!”即拜镇远将军,总制江南戎务。

盛治军严酷,鞭笞士卒动以百数,尝于辕门立铁鞭曰:“怯战者齿此!”幕府参佐进谏,辄叱曰:"尔辈弄墨犬彘,安知虎狼之师?"然其料敌如神,倭寇屡犯,皆为其所破。同列多衔恨切齿,然畏其战功,莫敢言。

定远元,倭金连兵侵高丽。盛率王师渡海,登济州岛,高丽王劳军。宴方酣,盛突拔剑割炙肉,掷于庭中曰:“此犬彘食耳!”复示将军印,厉声道:“吾刃斩倭首无算,今借贵国土地试新锋。”高丽君臣股栗汗流,席间玉箸堕地声不绝。遂发兵登岸,阳与倭奴约和,阴遣锐卒夺锦江津。及公州城破,倭军退守东城挟民为质,盛登楼望之,笑谓:“倭虏知火攻否?”乃以硫磺裹矢,发火箭三千,风助火势,东城顿成焦土,倭卒与高丽遗民同烬。是役,黑烟蔽日旬月不散,中原士人闻之,皆斥“人屠”。

既平高丽,盛督楼船下南洋护商,时江南机杼利甲天下,盛督造楼船巨舰,数下南洋。自占城至暹罗,海道清晏,番商纳贡者相望于途。尝于泉州港树铁碑,铭曰:“帆樯所至,皆为魏土。”

开国初,太祖嘉其功,封镇国公,赐丹书铁券。然盛愈矜功,尝于府门立铁碑,刻“功高卫霍”四字,朝士谒见,必令解冠匍匐,御史劾其僭越,反遭鞭笞。唯太祖召见,方稍整衣冠,遵于礼数,人谓“黎虎见龙”。

龙兴二年上巳,太祖宴于玄武池。盛酒酣,指群臣曰:“海内名将,除太祖外,唯盛与波涛耳!”是夜呕血暴亡,年三十二。殡殓侍者见其背生痈疽,状若焚城烈焰,医者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魏风华 最新章节第五百七十八章 血战高丽(二),网址:https://wap.at77.net/411/411756/581_7.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神秘总裁小小妻 霸道总裁:娇妻难驯服 离开你以后时笙顾霆琛 绝代军姬,爬错榻 修士进化论 诸夏风云 重生成校霸的亲闺女 渣夫不轨,我让他净身出户 大秦之帝国再起 练到百级再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