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刘从广之死(第三更)(2/3)

辜……呵!便是这京师首善之地,我也是不信的!”

狄进道“一味埋怨并无作用,有用的是改变现状,科举功名无疑是根基中的根基,明远兄何不与我一起用功,来日同科登第?”

这般一说,公孙策倒也被感染了几分,颔首笑道“好!一起用功!”

然后第二日,琴音又从隔壁传来,片刻后又有拉弓射箭的声响。

狄进手捧书卷,充耳不闻。

就这般过了数日,文茂堂的又一批誊抄的书籍到达,《苏无名传》正式出到了第四卷。

这些书都在亲朋好友间流转,公孙策赠送了些,郭承庆更是每卷又要了十册过去。

相比起这边的进展,另一封书信通过雷九的手,交到了面前。

狄进展开,细细看了遍,露出笑容。

为真宗守陵的狄青,见到李顺容了。

只是短暂的见面,并未有深入交谈的机会,但从时间上来看,狄青显然在永定陵那边融入得很快,要知道那些为先帝守陵的嫔妃,不是随便接触的。

请访问最新地址

而根据狄青在信中的描写,这位李顺容三十几许的年纪,气色不错,身体健康。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历史上关于李顺容,有两种说法——

一是刘娥把李氏之子抱来养育,对外宣称是自己生的,李氏也不争名分,默处于先朝嫔御之中,缄口保守秘密,直到临终都未与仁宗相认。刘娥倒也投桃报李,李氏病危时,授意仁宗将其进位为宸妃,李氏的弟弟过得穷困潦倒,在京师以凿纸钱为业,那是为世人所鄙夷的卑贱职业,刘娥派人于民间寻访到他,赏了他官做。

另一种是刘娥对李氏十分凉薄,为了保证自己的太后之位稳固,直接将她发配守陵,直到李氏病危快死了,才将之进位为宸妃,后来甚至不想给她办一个体面的葬礼。是吕夷简劝说,如果不想刘氏家族来日被得知真相的仁宗灭掉,得善待其生母,刘娥觉得有理,以皇后的规格葬了李氏,后来此举果然让仁宗消了怒火。

当然还有些野史说法,李氏比刘娥小不少,却死在刘娥的前一年,那么是不是存在一种可能,刘娥见自己身体不行了,不想这个昔日的婢女成为未来的皇太后,干脆将之毒杀。

这种就是纯臆测了,或许也是八大王告诉仁宗,你生母是被太后害死的原因,后来又在民间衍生出了著名的公案,狸猫换太子。

由于史料的记载也有许多偏颇之处,何况这个世界也不见得完全按照真实历史来,狄进自然是要眼见为实,获得第一手情报后,再决定后续计划。

现在狄青的第一封信,就是一个好消息。

能在极度无聊的守陵生活中,保持身体健康,气色红润,那至少说明对方并非得过且过,虚度时光之人。

这样的人,若真的知道自己有被毒杀的风险,是有不小的可能奋起反抗的。

这很关键。

将信件再看一遍,伸入烛火中,看着它被焚毁,狄进抖了抖手中的残渣,开口唤道“珠儿!”

朱儿依言走了进来,低眉顺眼的样子,似足了婢女,与之前活脱脱江湖女子的模样大相径庭。

这并非真的改了性子,而是有了身份伪装的味道。

狄进满意地点了点头“接下来外出采办时,你跟着小乙一同出去吧。”

朱儿心中不免紧张,却又有种这一天终于要来的感觉,轻声应道“是!”

顿了顿,她询问道“婢子在京师还有些亲朋,能否走动一二?”

狄进淡淡地道“多走动一人,就多增一分风险。”

朱儿要走动的,当然是盗门的同门。

狄湘灵这段时间外出,就在组建京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