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两百零三章 一切尽在更新里(2/3)

娥的统治也不是稳固,相反接下来的矛盾只会越来越激烈,她要面对的,是日益长大的天子,而越来越多的官员也会提出,让太后还政于官家。

因此明明任命重要官员的权力,一直被太后掌控着,此番刘娥却乐得让官家和重臣争辩,就是让这些臣子看看,哪怕年满十八岁,赵祯还是很不成熟,依旧需要她这位太后来掌控朝局,国家方能平稳。

吕夷简几乎是最早预见到这种可能性的臣子,此番极力促成。

打压那个新科三元,只是顺手为之,迎合太后,进位宰相,才是主要目的。

自从无首灭门案被揭开后,吕程就很少见到自家相公如此欣然了,此时也涌出由衷的欢喜,继吕公蒙正后,吕氏又将出一位当朝宰相!

吕夷简却没有得意忘形,仔细关照道:“近来家中不可生变,谨于言,慎于行,你要好好操持!”

吕程脸色微变,不敢隐瞒:“相公,十三哥儿那边又惹了些麻烦……”

吕夷简的笑容凝固了,烦恼地皱起眉头:“他们就不能消停消停?”

十三哥儿不是别人,正是吕蒙正的幼子吕知简,本来大家关系近归近,却也不至于过多关心,偏偏吕蒙正不仅是吕夷简的亲叔叔,还是官场上的大恩人,二十年前,真宗泰山封禅后,经过洛阳,去了吕蒙正的家,问这位宰相:“卿诸子孰可用?”吕蒙正回答:“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夷简,任颍州推官,宰相才也。”吕夷简从此被真宗垂注……

不举荐自己的儿子,而举荐侄子,确实是吕蒙正有识人之明,吕夷简也牢牢记得这份恩情。

那几个在吕蒙正口中不足任用的儿子,如今都有恩赏官职,在京中享福,而这群儿子……是真的不足用!

若不是吕氏越来越家大业大,不然单就吕蒙正这一脉,必定是君子之泽,三世而斩。

吕夷简看在眼中,一方面严厉督促自己的子嗣,绝不能重蹈覆辙,另一方面也尽可能地给予帮助,许多事情能压就压。

可那边依旧是麻烦不断,如今可是他进位宰相的关键时刻,吕家绝不能出丑闻,吕夷简想到自己当年的安排,沉声道:“岳封该动一动了。”

吕程其实也是这么想的,有些事情,江湖子出面其实更方便解决,但在调用忠义社上,他不敢贸然为之,此时得了相公的话,才领命道:“是!”

吕夷简抚须:“去年的案子太多了,如何能反应出我国朝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的气象?该稳一稳!该稳一稳啊!”

……

“我对不住仕林!”

就在某位相公希望京师安稳之际,赵祯则为宰执们的固执感到不满。

他不明白,科举本就是为国朝选拔人才,而选拔出来的人才,由于没有施政经验,才要逐步升官。

但现在,有一位三元魁首,早早在开封府衙内协助甚至主导了数场大案,要功名有功名,要功绩有功绩,让这位的授官与以前的状元不同,有什么不对?

什么叫破格提拔?这是对方应得的!

赵祯本来担心大娘娘会制止,可这回大娘娘完全没有拦他,反倒是臣子不愿,偏偏最终,自己也没能贯彻自己的意愿……

“唉!”

赵祯又叹了口气,刚刚起身,就见张茂则迈着极轻的步伐走了进来,上前几步问道:“狄卿如何说的?”

“官家!”

张茂则赶忙行礼,他其实不愿意去,在这拟定今科进士官职的敏感时刻,自己这位内官去外朝臣子的家中,绝对是有害无利,可官家的意思又不得不传达,所以只停留在门外,传了几句话。

他还有些担心对方的回应,毕竟这种事无论怎么答,似乎都会让官家添堵,谁料对方的回应,实在巧妙至极,双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