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004 引见心腹(3/3)

,还是让桓温不由暗自点头,显然,桓温对他的做法满意至极。

将桓熙介绍给谋主袁乔,既表明了桓温对袁乔的信任,也预示着桓熙今后将参与到荆州军政大事的筹划之中。

袁乔离开桓府的时候,回头看了眼门内,不仅感叹道:

“何相以桓郎为豚犬,果真是年老智昏。”

受了恩旨,领了告身的桓温并没有急于往荆州赴任,他还得留在建康一些时日,招揽贤才。

虽然有不少徐州属官,会追随桓温前往荆州,但荆州作为重镇,并非侨置徐州的弹丸之地,这么些人手,显然是不够的。

桓温在建康逗留数日,将许多名士揽至麾下,其中最让桓熙关注的,便是陈郡谢氏的谢奕。

谢奕与桓温在尚未出仕之前,就是好友,为布衣之交。

在桓温为徐州刺史期间,谢奕为扬州晋陵郡太守,二人虽然辖区相近,却刻意保持距离,并没有多少往来。

直到桓温接受荆州刺史一职,与谢奕的交往再度频繁起来。

谢奕二弟谢据的妻子王氏见状,断言:桓安西(桓温)是要将晋陵(谢奕)带去荆州。

果不其然,桓温很快向朝廷请旨,改任谢奕安西将军府司马,并且得到了朝廷的允许。

而桓熙之所以关注谢奕,倒也简单,谢奕三弟名叫谢安,而谢奕有一双子女,在后世同样小有名气。

其女名叫谢道韫,其子名叫谢玄。

后人皆以王谢并称,但此时的陈郡谢氏,尚未全面兴起

桓熙听从其父桓温的叮嘱,在去到荆州之前,不轻易在人前展露智慧,故而还是以愚笨之态示人。

但也有例外,桓熙以其父桓温的名帖,将一人请来长公主府。

那人年纪不大,至少比这些时日往来于府上的名士们要小了许多,仅有十九岁。

“郗公子,我家主人就在屋中等候,还请进屋一叙。”

郗超不疑有假,迈步踏入屋中。

厢房窗户紧闭,光线昏暗,但郗超看得真切,主位之上,并非荆州刺史桓温,而是一名锦衣少年。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