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19 旧友生隙(3000)(2/3)

分是非之人,他反而宽慰道:

“岳母大人无需担心,小婿并非小肚鸡肠之辈,还请岳母替我转告谢公,我也定要娶令姜为妻,此志不容更改。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想总有一天,谢公能够明白我对令姜的情意。”

话是这么说,但桓熙已经在打算绕开谢奕,他可不想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能够以真情打动对方。

谢母不明其真实想法,颇为动容,送走桓熙之后,她忍不住责怪谢奕:

“熙儿是熙儿,临贺公(桓温)是临贺公,我知道夫君与临贺公有隙,可也不给向熙儿使脸色。

“你素来不耐俗务,为何要为了留后一事,一直气到现在。”

谢奕不耐烦道:

“妇人之见,你懂什么。”

谢奕可以不耐俗务,但桓温却不能在留后的人选上无视他。

否则,以谢奕与桓温的关系,却让范汪作为占据要职,不明真相之人,还以为他谢奕难堪重任。

桓熙回到家中,夜色已深,正要与李媛亲热,却听见司马兴男在门外叫唤自己。

“母亲,深夜前来,究竟所谓何事。”

桓熙很是无奈。

司马兴男也窝了一肚子的牢骚:

“熙儿,你那部下究竟是怎么回事,与你父亲在书房中闭门谈了许久,始终不见出来,还让不让人睡了。”

原来是司马兴男久久不见桓温回房歇息,便去厢房察看,却见桓温与郗超秉烛夜谈,二人谈兴正浓,一时半会只怕没有散场的意思。

桓熙笑道:

“景兴是国士,孩儿也时常与他彻夜长谈,若是困了,就在偏厢同榻而眠。

“如今孩儿让他辅佐父亲,父亲得一国士,只怕今夜都不会回房,母亲还是不要再等了。”

事情正如桓熙所料,郗超所言,屡屡贴合桓温的心意,使其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当夜还真就让司马兴男独守空闺。

翌日,桓熙启程前往建康,桓温一宿没睡,如今在家补眠,并没有前来送行。

而郗超却强打精神,来到了码头。

桓熙问起二人交谈的结果,郗超坦诚道:

“下官没有辜负主公的期望,今早桓公拜我为征西主薄,执掌机密。”

桓熙也为郗超感到高兴,他纠正道:

“如今景兴不再是我的幕僚,自当更改称呼,岂可继续称我为主公。”

然而郗超却不愿改口,桓熙也只能听之任之。

郗超见司马兴男在旁边欲言又止,知道他们母子还有话要说,当即告辞离去。

他一走,司马兴男果然凑了上来,她看着一旁的李媛,对桓熙道:

“熙儿,伱真要将她留在江陵?”

桓熙也不想这样,但他往建康,不仅是朝见天子、招揽人才,同时也要去见谢道韫。

无论如何,将李媛带在身边终归不太合适,也只能将她留在江陵,等前往汉中之时,终归是要经过江陵的,再来接她也不迟。

只是当着李媛的面,话显然不能这样说,桓熙叹道:

“此番入朝,暗藏凶险,孩儿无暇享受温柔,倒不如让阿媛在江陵替我侍奉母亲,等回程之时,再来接她。”

李媛哽咽着答应道:

“阿媛定会在家孝顺公婆。”

司马兴男突然道:

“熙儿,你尽管放心,有为娘在,不会让人欺负了她。”

桓熙当然不会怀疑司马兴男是否有能力护住李媛,毕竟母亲在家中向来强势,况且桓温也不是色中饿鬼,怎么会去打李媛的主意。

他在码头与家人道别之后,由朱序、邓遐领着卫队登船,护送桓熙离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