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52章 破十,破十!(3/5)

在苏炳天的世界里,除了喧闹无比的来自观众的呐喊声外,就只剩下了耳边依稀传来的脚步声。

通过脚步声以及视野余光,他能够以身边的帕顿作为参考,大致估计目前在队伍中所处的位置。

暂时来说,他的视野余光里还没有看到一个非常突出的选手,这说明他可能有落后,但落后的不多。

好像,我的发挥不错?

40米,50米……

进入到途中跑阶段,极速能力更强的选手便逐渐能够在这个阶段逐渐拉开和对手之间的差距。

领先的会更为领先,落后的也有机会追回差距。

得益于全程节奏的改进,也得益于专项力量素质的持续提升,进入途中跑阶段后,虽然会被鲍威尔逐渐拉开差距,会被加特林追平、反超,但对比起其他选手,苏炳天确实是顶住了。

从30米~50米,阿萨法·鲍威尔依旧领跑在前,而贾斯汀·加特林则勐然提速,追平并超越了原本的第二梯队三人,开始对阿萨法·鲍威尔发起追击。

维考特和罗杰斯依旧落后,但如果通过慢镜头仔细观看,就会发现在50米处罗杰斯和维考特之间的差距比在30米时更大了,这说明罗杰斯的途中跑能力明显强于维考特。

迈克尔·罗杰斯是一个跑法很特殊的选手,一般来说百米运动有三种跑法:前程型、后程型、均衡型,而罗杰斯,他是非常独特的“途中跑型”。

罗杰斯的室内60米也是世界一流水准,但和许多60米高手不一样,他的前10米甚至前30米启动加速算不上太优秀,反而是30米过后的途中跑很厉害。

而这场比赛的主角之一:贾斯汀·加特林,虽然还没有进入极致巅峰期,前30米的发挥比起此时的阿萨法·鲍威尔还略微弱势,但当贾斯汀·加特林逐渐把速度加到极致后,情况就大为不同了。

60米,进入途中跑的极速阶段!

贾斯汀·加特林的摆臂、送髋姿势非常有特点,看上去整个人似乎是在“弓着身子”,非常吃力,但实际上他的核心却极其稳定、送髋非常积极。

拉尔夫·曼通过【冠军模型】对贾斯汀·加特林提到最多的点就是:他的步幅过大,身高186公分的他跑完百米全程只需42步,看起来是一个“优势”。

作为参考,身高196公分的博尔特跑完百米全程也不过41步而已,从身体数据比例上来看,加特林的步幅显然有些过大了,如果能适当缩短步幅、转而提高步频,或许能够获得更长远的进步。

但由于才刚得到拉尔夫·曼的指点没多久,所以一时间加特林也很难通过【冠军模型】来改进自己的技术,尤其是今年是奥运会年,如果贸然尝试技术改变,很容易导致成绩出现浮动。

不过尽管如此,哪怕他如今所掌握的技术依然和六年前区别不大,但随着身体状态的恢复,也足够支撑他和目前的阿萨法·鲍威尔扳一扳手腕了!

60米之后,阿萨法·鲍威尔依旧保持领先地位,但仅仅是60~70米这短短的10米区间,贾斯汀·加特林就以肉眼可见的位移不断朝着阿萨法·鲍威尔逼近。

在两位大老身后,克拉克也逐渐追了上来,与第3道的卡特和第1道的苏炳天“并驾齐驱”。

而原本在50米处还和苏炳天并行的帕顿,此时已经被苏炳天甩开了半个身位,而且最外道的罗杰斯也在这段区间内逐渐向前发起追击。

在场的八位选手,都至少是“准世界一流”,同时因为状态的好坏,“世界一流”也有可能被“准世界一流”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