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八十八章 最核心的决策团队!(2/4)

所所长,也曾长期担任欧洲气象中心的首席科学家。

还有安德烈·海姆,75岁,是电磁学与材料学的专家,在超导材料与石墨烯研究上领先世界;布莱恩·施密特,61岁,是天文物理学的顶级大牛,对太阳与超新星的研究经验无比丰富;杰哈·莫罗,80岁,是着名的激光能量教授,是电气工程与激光领域公认的顶尖专家……

这十三人中,秦克与宁青筠25岁的年纪则无疑是最小的,年近50岁的老陶算是比较年轻的了,其余老前辈年纪均在60岁以上,甚至有超过半数已超过了70岁,全是在各国科研界一言九鼎的泰山北斗级别的人物。

邱老先生等熟人就不提了,秦克与其他老前辈基本上都曾在国际学术大会上见过面,有些还一起碰过杯,但并不算熟悉,真正与他们熟悉的是爱德华·威滕。

今天,随着第十三位成员——布莱恩·施密特院士刚刚从奥大利亚来到夏国,“决策团队”便算是正式建立起来。

原本这个“决策团队”还邀请过杨老先生,凭着杨老那“杨-米尔斯理论”和“宇称不守恒”的贡献与威望,完全有资格坐在这里。

只是杨老自感已年过百岁,精力不济,就没必要占个名额不干活,就婉拒了邀请,并亲自打来电话,对秦克道:“好好干,不要有顾虑,未来是你们年轻人的世界。”

说实话,秦克其实也没什么顾虑,论实力论名望论奖牌,他根本不惧任何人,只是看到了一些原本在初中高中时期就“如雷贯耳”的大物理学家们,此时就坐在自己身边,一起喝着茶,秦克总有种油然而生的感概与成就感。

当然,不管他现在的名望是不是超过这些老前辈了,他对待这些老前辈的态度都带着尊敬,毕竟都是曾为人类文明作出过伟大贡献的科学家。

而且只有团结才能发挥出团队最大的力量,秦克自然选择主动与这些老前辈们搞好关系了。

这里也是“全球极端气候大数据高级分析团队”的办公大楼,考虑到西方的学者们普遍更喜欢与习惯茶话会的形式来交流工作、学术观点,所以秦克早早就让助理陈雅在他的办公室旁边特别开设了这间“茶话室”,摆上了夏国特色的花茶、名茶、养生茶、糕点饼干,当然也少不了西方人爱喝的大吉岭红茶和红酒、咖啡。

这茶话室也成为了秦克与西方的数学家们很好的交流场所。

现在,这里又成为了秦克与这些老前辈们增进了解达成共识的场所了。

为了招呼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秦克作为这里的主人,首先拿出夏国的名茶——前雨龙井来款待客人们。

他这些年来经常在家里主持茶话会,泡茶功夫很是见长。他逐一给众位老前辈们添上茶水,微笑道:“诸位前辈,这夏国的茶叶如果喝不习惯,我可以给你们换上咖啡或者红茶。”

罗杰·彭罗斯老先生与秦克在去年5月的“沃尔夫奖颁奖典礼”上就有过交流,对秦克印象深刻,他笑道:“秦院士你不必客气,我们很乐意品尝夏国的特色茶,起码我上次来这里喝过,就觉得挺好,还托在夏国的爱德华给我寄过几罐。”

布莱恩·施密特也笑着附和道:“刚才抿了口,口感很好。而且这是世界最顶级的大物理学家、大数学家亲自泡的茶,可没多少人能喝到,我觉得很荣幸。我可是听说了,有些人甚至视你有没有电话联系过他们为荣。”

秦克谦逊道:“这是各位同行们抬举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还需要施密特老先生多多支持与指点,你在天体物理学方面的经验可远比我丰富得多。”

布莱恩·施密特坦然道:“我那些都是老经验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