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五十四章 他们只能称为科学家之神了吧(2/4)

最高、认可程度最高的奖项!时至今日,诺贝尔物理学奖依然被国际物理学界和无数的物理学家们公认是最高的学术荣誉、物理界的圣杯!

但正因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评选非常严谨且挑剔,一般同一个研究成果,哪怕再次深入研究得出更优秀、更震撼世界的成果,也不会二次获奖。想拿到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就只能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获得绝大多数物理同行的认可,其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所以诺贝尔物理学奖有史以来,也只有约翰·巴丁凭着“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对晶体管效应的研究”和“低温超导理论”这两个跨了大类别的物理成就,获得过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

而现在,秦克和宁青筠就成为了历史上的第二、第三个接连获得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两次获奖,仅仅相隔两年!

这也意味着,这两年里他们取得的成果实在太过耀眼,使得瑞典皇家科学院不得不跳过了那大批取得了极出色研究成果、却还在排队的候选者,直接将这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他们!

能在短短两年间,在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物理方向上都取得足以拿到诺贝尔奖的伟大成果,又怎能不让媒体们疯狂报道?

夏国的《人人日报》如是评论道:“我们分析了秦克院士和宁青筠院士夫妻俩前后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上次是因为通过超导材料实现超高容错率的拓扑量子计算的理论体系,这次则是因为粒子物理的三力统一理论及对极端气候学的理论研究成果,确实都是无与伦同、足以对整个世界产生革命性影响的伟大成果,诺贝尔委员会将第二枚物理学奖颁给他们,正确至极。”

欧洲物理学会的《欧洲物理学会报》也大力点赞:“如果这届诺贝尔物理学奖不颁给夏国的秦克院士和宁青筠院士,那很多人一定会不服,获奖者也无法心安理得,毕竟论起近年来对于物理学界乃至对于科学世界的影响,无人能超过这对不可思议的小夫妻。”

连向来以傲慢与毒舌着称的米国《纽约时报》,都不得不在评论上写道:“我们可以对这届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横挑鼻子竖挑眼,毕竟想挑出可以媲美他们研究成果的顶级化学家起码有两位数,唯独是对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者名单,我们实在无法提出任何质疑意见。”

是啊,谁能提出质疑?秦克和宁青筠近两年来接二连三取得的伟大成果全世界都有目共睹,谁也不敢跳出来说自己取得的研究成果能超过他俩。

至于爱德华·威滕,几乎所有的物理学家都认为诺贝尔委员会欠他一枚物理学奖章,现在不过是将原本该给他的奖章颁给他而已——顺便一提,同样命运的还有斯蒂芬·威廉·霍金,不过他比爱德华·威滕更不幸,毕竟直到他离世,他的“霍金辐射”依然因为无法用实验论证而无缘于诺贝尔物理学奖,而爱德华·威滕在这届的诺奖评选中终于得偿所愿。

秦克和宁青筠、爱德华·威滕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不但媒体们沸腾了,各种荣誉也不要钱般涌来。

欧洲物理学会最先表态,要将今年的“高能和粒子物理学奖”颁给他们。

米国物理学会也不甘落后地送来了祝福,并表示决定授予三人本年度的“拉斯·昂萨格奖”,这是统计物理领域最有分量的奖项,在米国的声望仅次于诺贝尔物理学奖。

米国原子能委员会几乎在同时发布通告,今年的“费米奖”将颁给他们三人。这个费米奖主要奖励在核物理有高度成就的杰出人士,候选人必须为米国科学院院士(含外籍院士)。

紧随其后,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授予三人“拉格朗日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