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零五章 大国院士,期末考试,以及助学项目巡视之旅(3/4)

我们和那些学术造假的败类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资格谈在未来振兴夏国的数学界?”

这番话传出去后,一众教授再次对邱老先生秦克和宁青筠带领下的求真书院及其学生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数学学院的院长卫元甫便感叹道:“我越来越相信,夏国数学界的未来一定会呈现出与现在绝不一样的勃勃生机与崭新风貌。”

……

相较于本科生们,秦克和宁青筠的24个研究生们就比较“惨”了,他们接到的期末考试任务是,独立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并到发表到国际学术期刊上,硕士生要求发表到三区及以上的期刊,博士生则要求发表到二区及以上的期刊上。

较之去年组成几人小组,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要求,今年明显高得多,首先24人都必须单独完成论文,导师只审核论文的方向,不作具体指导,只有被期刊拒稿三次以上,才可以向导师请求具体指导。

而且国际期刊的发表难度会高得多,按照各类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为该类一区、6%至20%为二区、21%至50%为三区,其余的为四区。

四区还比较好混,但论文想发表到三区及以上,没相应的水平是很难的。

尤其是国际论文要求全英文写作,还要符合投稿的格式要求,绝非易事。

都说跟着秦院士宁院士读研读博辛苦,确实够辛苦的,众人都打算今年的寒假全泡在专属自习室里,用到这次期末考试上了。

不过这一年多来的学习虽然艰苦,进步却是非常明显的,两位导师的教学效果极佳,尤其是秦院士,他讲的课特别容易听懂且记忆犹新,还能针对每个人的兴趣与长处,推荐自学教材,有时还会帮着梳理知识盲区,替他们弥补短板,让一众学生感觉自己的水平直线上蹿。

尤其是外国的留学生们,在回国与昔日的同学、现在同样在读研读博的朋友交流后,更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水平远在同龄的优秀学生之上。

这使得众学生对于这份“苦”都甘之如饴。

24个研究生们进行“闭关苦战”之时,秦克却带着老婆、妹妹、两个小宝宝、两个照顾孩子的保姆,以及好奇一起出发的爱德华·威滕夫妇、陶折轩教授,悄悄地离开了清木大学,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助学项目巡视之旅”。

……

秦克和宁青筠自从建立起“青柠助学基金会”后,就将绝大多数的工作都交托给基金的理事会、以及理事会的秘书长霍宝燕,他俩很少亲自过问基金会的事务,只是每月看看月报,以及每年实地走访一次。

除了去年因为宁青筠刚怀了两个小宝宝、身子不适宜奔波外出,没有进行这样的实地走访外,其余年份秦克二人不管再忙,都必定会亲自实地走走,了解最真实的助学情况。

今年考虑到年中的高温干旱、年底的大雪严寒,秦克更觉得有必须到这些山区助学项目转转,让基金会提前安排好防灾事务,不能让孩子们在天气灾害中遇到危险。

目前基金会的理事会依然由外公沈铁山担任理事长,邓弘国担任副理事长,理事还有闻建钊、施存远、林海波、楚觅梅等等,主要负责经费和重大事项的审批。

日常助学事务,则由霍宝燕带着干事团队来负责。

随着青柠基金会的壮大,目前正式干事的人数已超过一百人了,分为了若干小组。身体恢复健康的霍宝燕现在主要工作是巡视核查推进全国各省的助学项目。

她现在多了一个副手,那就是秦克的高中同学吴铸。

这个出身山村、正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