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六十章 向着“强相互作用力与电磁力的理论统一”进军!(2/4)

以杜鉴章院士对于秦克二人还是很有好感的,这次燕大那边便选了他来配合秦克二人进行核污水的净化研究,再加上清木大学这边安排的原子物理专家纪兴明院士,算是组成了一个科研小组。

为什么不安排核物理方向的院士?因为这些核物理方向院士都各自带队在攻关类似的核污水净化研究课题,自然没时间精力与秦克二人合作了。

相对而言,原子物理与核物理研究的方向在细节上虽然有所不同,但总归是接近的。比如核物理是研究原子核性质的物理学分支,包括放射性衰变、核裂变、核聚变以及原子核模型建立等,目标是研究清楚原子核内部的结构和物理反应;原子物理学则是研究原子的结构、运动规律及相互作用的物理学分支,着眼的是原子级别的物理规律,包括电子走向和原子离子化,以及不同原子的光谱等。

从秦克的角度来说,其实他更倾向于选择量子物理甚至是粒子物理方向的院士来合作。

因为他认为想解决这个核污水的问题,从无论是原子物理还是核物理,都还是太“宏观了”,属于经典物理的范畴,只有从量子物理乃至粒子物理的角度,才能寻找出转化放射性元素、将之真正无害化的方法。

可惜的是,在量子物理与粒子物理方向上,国内实在找不出比他自己更优秀的物理学家了,毕竟想真正成为量子物理与粒子物理的大宗师,在数学的群论,线性代数,微积分,尤其是规范场论上都要有极深的造诣才行,国内在这方面的割裂程度还是较深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幸而他家里还有爱德华·威滕这样的粒子物理大师在,便退而求而次,选择了原子物理的院士进行合作。

杜鉴章院士与纪兴明院士背后都有自己的团队,主要负责带队协助完成他和宁青筠提出来的实验方案。

寒暄过后,杜鉴章院士从身后的研究生手里接过一个加密移动硬盘递了过来:“秦院士,这些就是我们燕大有关放射性元素的所有研究资料与数据。”

秦克双手接过,郑重道谢:“谢谢杜院士,也感谢燕大的鼎力支持!”

这些数据可谓是无价之宝,虽然大多数人都不懂得如何利用,但秦克最擅长的就是数据分析,从里面找出最有用的信息了。有了这些数据,他起码能省下十年八年的研究时间。

此前秦克已从纪兴明院士手里拿到了清木大学所有与放射性元素有关的实验数据与研究资料,再加上燕大的这部分,基本上已算是掌握了国内高校里相当一部分的放射性元素研究成果了。

这些研究数据换了别人想拿到是千难万难,但秦克开口就不一样了,无论是清木大学还是燕大,都是一路绿灯,还是由两位院士亲自送上门来的。

当然,送个移动硬盘用不着院士,杜院士主要是想来与秦克宁青筠熟悉熟悉,毕竟这两位年轻院士今时今日的超然地位,可不是同为院士就能亲近结交的。

与杜鉴章院士畅谈了大半个小时,彼此都了解对方在专业领域的水平了,才依依惜别。

……

放射性元素的研究资料、数据加起来有近50,哪怕是拥有超算算力的4微光,想将之按秦克之前定下的规则进行初步梳理、生成各种图表,也需要花上一周左右的时间。

在这一周里,秦克提前吸收消化了脑海里的“原子物理”、“核物理”相关的宗师级知识。

至此,他已完成了“粒子物理”、“流体力学”、“量子力学”、“原子物理”、“核物理”等子科目宗师级知识的消化吸收,在这些子科目上的知识量与水平,都已达到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