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二十二章 一个最优秀科学家必备、却又是绝大多数人都很难拥有的特质(3/4)

和王衡老师的教导,以及邱老先生的指点,糅合为自己的理解,传授给一众学生们。

“你们若是只满足于成为专业人士,那可以继续保持目前这样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用夏国的古话来说,那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我认为这样培养出来的‘专业人士’是不成熟的,是有缺陷的。”秦克环视众人,见众人都凝神倾听,他暗暗点头,继续道:

“在九月,给你们上第一堂课时,我和青筠就曾说过,‘我俩希望你们毕业时,能成为品德与学术水平都能远远超越同龄人的优秀学者,或者科研人员’,现在我再补充一下,我俩希望你们在毕业时,能具备发展成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的潜质。”

“这些潜质包括: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热爱自己的民族,有丰富渊博的知识,有高水平的专业能力,有陶冶性情的兴趣爱好,有稳定的能提供良好情绪的朋友圈,有完善正确的三观,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有迎难而上的决心,有百折不挠的恒心毅力、有遇到大事险情时的定力静气、有海纳百川的胸襟……”

“我俩对你们的期许,就是在毕业时能拥有上述五条以上的潜质。生活很美好,说句嚣张的话,只要能从我俩这里毕业,你们基本上都会在十年内实现财富自由,不必再为生活上的买房买车发愁,所以我们更不想大家成为只会做科研的‘机器’,我们希望你们能享受到人生的快乐,并在快乐中获得工作的灵感,取得学业与事业上的进步,过有意义的人生,也为这个社会为人类的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最后,我俩也在这里表个态,我俩很乐意与你们聊天谈心,不限于专业知识,更包括生活与所思所悟。我俩也很欢迎你们多与一些优秀的老教授、老院士们沟通交流。在我俩的花园别墅里,从今天起会专门开辟一个茶话室,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我俩及我们的朋友、亲近的长辈们,比如田剑兰院士、邱老先生、郭维阳院士等,只要有空,都会经常在那里喝茶喝咖啡,品味休闲人生,如果大家有兴趣,欢迎随时到来。我们也会不定期地举办一些派对、活动,同样欢迎大家的到来。这都只是一些放松的方式,不是作业,更不是任务,没强势参加的要求,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积极叁与,并在这样的活动中,相互增进了解,取长补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秦克的这些举措是在参考了邱老先生的建议后整理出来的,尤其是参考了普林斯顿的“茶话会”。邱老先生曾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过,对那里每天举办的“茶话会”极为推崇,觉得是有利于放松精神、进行思维碰撞、相互取长补短的很好方式。

秦克也决定尝试并推广一下——其实他经常与邱老先生、郭维阳院士等在大厅里喝茶聊天,也属于类似的茶话会了。

这次短会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无论是夏国的学生,还是外国的留学生,都在这次短会后陷入了沉思,并开始放缓了脚步,不再整天埋头书堆里,学习如何抬头看待未来的人生。秦克和宁青筠也减轻了学生们的专业学习压力,更多的是引导他们自主思考、高效学习。

而秦克自己也走出了前段时间的焦虑情绪,恢复了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笑容重新出现在他的脸上。

他的身影也再次活跃在傍晚的室内篮球场上,与坐在观众席里娴静地翻着书、不时抬头看向篮球场的宁青筠,再度成为了“清木大学最美十景”之一。

放松愉悦的生活氛围、畅快淋漓的篮球运动、与老婆家人的打打闹闹,使得秦克的科研状态绝佳。

他带领团队克服了夏国气象自动监测站网的密度不够、人员素质经验较弱、雷达卫星等特种观测手段有待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较低、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