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七章 平淡的幸福,以及关于孩子的未来约定(2/4)

听闻这个好消息,外公沈铁山激动得热泪盈眶,比秦克二人拿到诺奖还要开心,而老爸秦扬辉与沈秋宜也同样喜出望外。

在大多数国人心里,拿再多大奖也比不上传宗接代这件人生中的大事重要,延续家族血脉的重要性永远都是摆在第一位的。

对于沈铁山这样有点古板、宁肯将传家宝留给外孙也不给过继养子的老学究来说,外孙秦克有了后代更毫无疑问是头等大事。

他当即就让女儿沈秋宜放下所有事情,留在京城细心照料宁青筠,沈秋宜自己也有这个意愿,但在秦克的劝说、以及知道有三位专职的医护人员全程陪伴照顾宁青筠后,沈铁山和沈秋宜才打消了这个念头,只是打算每个月和秦扬辉飞京城一趟,带上采购大堆婴儿的用品过来探望宁青筠,如果时间合适,沈秋宜还会陪宁青筠去做孕检。

而秦克二人在微信中也建立起一个家庭群,将秦扬辉沈秋宜、沈铁山,秦小壳、宁景光、楚觅梅的嫡系亲人都拉了进去,定时分享孕检的结果、超报告里的照片等等最新消息。

这样的安排自然皆大欢喜,宁青筠不用面对婆媳关系徒增压力,也能感受到来自公公婆婆的关心爱护,而秦扬辉沈秋宜也能及时了解到未来孙子(或孙女)的情况,心里踏实得多。

生活步入正轨,科研与工作同样有条不紊,两人继续埋首于欧洲气象中心的“欧洲高空极端异常气流灾害应对”项目研究中,这也是两人回国后投注了最多精力的课题项目。

……

今年京城的冬天虽然不像去年那样冷得极端异常,但风雪依然到来得比较早,从12月初开始,整个京城的郊野就已被银装素裹所覆盖,原本被行人车辆践踏得混乱一片的道路,往往在一夜之间便铺上了一片平整的雪白色。

北风呼啸着吹过无垠的大地,刮在脸上有如小刀般让人生疼,清木大学也沉寂下来,学生的到课出勤率直线下降,也就秦克和宁青筠的课堂依然保持着让其他老师教授羡慕不已的满座盛况。

而且不只是“你问我答”的特色课,连两人在求真书院讲课时,走廊里都站满了穿着厚厚羽绒服的学生,偶尔还会有年轻的讲师、副教授来旁听学习。

这就是两位诺奖加一座菲奖带来的效应。全世界最顶级的两位科学家、数学大师讲课,对于在校生来说是听一次就少一次,只要有上进心真想学点东西的学生,哪会在乎什么刮风下雪,就算是下刀子,他们都会想方设法抵达课室来听课。

这样的恶劣天气也带来了出行不便,秦克和宁青筠回国后就没再外出约会了,也没再回去星光铭缘的小窝里居住,而是一直住在学校的花园别墅里。

毕竟花园别墅地方宽敞,光是房间就有十几间,在温暖的室内就能散步,还有三名全职医护人员随时照顾,秦小壳这开心果也住这里,而且无论是出发去求真书院、数学系或者物理系讲课都比较近,去流体力学实验室以及两人的行政办公室,坐车更不用五分钟。

何况旁边就住着邱老先生和一些老院士们,相互串门也方便,这么近的距离,哪怕是下着雪,也不过撑把伞抬抬脚就能走到。

顺便一提,原本花园别墅的外面还新加了块古石,刻着一行龙飞凤舞的大字——“清木大学首席科学家、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秦克院士、宁青筠院士居所”。这自然是清木大学的自作主张。

据说哪怕将来秦克二人不再住这里了,这里也不会再安排给别人来住,而会当成“故居文物”永久保存。

对此秦克二人有点无语,后来联系了顾伯钧副校长想将这古石撤了,顾伯钧副校长苦口婆心地安抚两人,最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