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章 会不会研究可控核聚变方向?(2/4)


而且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新型海水澹化技术方案”的适用性以及实施成本,使之更易落地实施,也有太多的技术细节需要优化,这些都离不开全体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

目前“新能源部”的第一组研究高效电解水制氢技术,第二组研究低成本储氢技术,第三组研究安全可控的绿氢发电技术;“澹化资源再生利用技术部”的第一组研究“磁流体海水澹化法”,第二组研究“正渗透法”,第三组研究“电化学介导海水澹化方案”。

经过为期五天的会议,基本上团队的磨合已经完成,所有研究人员都对研究中心接下来的研发思路有了清晰的认知,会议才宣布结束,正式进入技术攻坚流程。

到这一步,秦克与宁青筠总算是可以抽出身来了,以后只需远程指导便可,在除了暑假寒假期间,没什么大事要事不必向清木大学请假,飞回远州了。

研究中心里,“新能源部”在前期的科研压力更大,秦克与宁青筠也将更多精力投注其中。

“新能源部”的科研目标是研究出超越当今世界的绿氢电池发电技术,思路是——将风力、光伏、潮汐等绿电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为不同条件下的海水澹化净化技术提供稳定、安全、可靠、持续、环保的能源。换而言之,它不是以纯粹的新能源研发为目标,而是为“澹化资源再生利用技术部”提供绿色可靠稳定的能源。

新能源部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利用市面上比较成熟的光伏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以及潮汐能发电技术,形成一个可循环的基础绿色电网方案,用作电解水制氢的初始能源。这些相关的设备选型、技术选择上,秦克直接交给了新能源部的主管丁思博来搞定,他自己则带着宁青筠、沉胜贤及三个从青柠植物培育实验室临时抽调过来的计算机工程师,全力攻克另一个前期难关——解决不同绿电之间的初步并网消纳问题。

所谓的并网消纳问题,主要是指不同绿电技术产出的电力消化吸纳以及动态再平衡,保证供电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并尽可能地不浪费电力。要解决并网消纳问题,就要研究出一套高效、能实现动态平衡的电力管理系统。

众所周知,主流的风力、光伏、潮汐等绿电基本上都有周期性且不稳定、波动较大。

比如风电,风大时产生的电力多,无风时就无法产生电力,光伏发电同理,晚上或者无阳光时是无法发电的,所以这些绿电技术往往都采用“分布式发电 储能”的模式,并具备基础的储能条件,但想建立一个将不同的绿电技术完美结合、有动态平衡能力、能达到最佳的并网消纳效果,以实现电解制氢的不间断稳定运行的“动态平衡电力管理系统”,就成为了前期的一个难点,这关乎后续的绿氢研究能否真正展开。

当然,从理论上来说,哪怕没有这个“动态平衡电力管理系统”,也不影响到电解制氢,但电力供应会比较不稳定,且制氢成本会很高,甚至比起其他制氢方式劣势明显,那这套“新型海水澹化技术方案”就算研究出来也会效果大打折扣,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更无法达到系统任务要求的“受到市场认可”。

想研究出一套优秀的“动态平衡电力管理系统”,非常依赖计算机技术以及的智能管理。

幸而在这方面,拥有4人工智能“微光”、又同时具备世界级编程能力与资深物理教授水平的秦克极具优势,何况他还有《一种高效低能耗全自动的新型海水澹化技术方案》里的设计思路可供参考,团队也不乏精兵强将。

攻关团队成员之一的沉胜贤是原物研所清洁能源前沿研究实验室的博士后,长期从事水光互补系统的研究工作,对于水电光电的并网消纳有很深的研究,所以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