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七章 秦克放出的超级大招!(2/4)

,甚至极可能会影响到今年诺贝尔奖的评选。

夏国现在已有几位诺贝尔奖得主了,尤其是杨老先生将国籍迁回夏国后,已填补上了夏国在诺贝尔物理学奖上的空白,但这终究不是土生土长的夏国物理学家取得的奖项,而且谁会嫌弃自己国家里的诺贝尔奖得主多?

再说了,一旦秦克宁青筠能成功拿到诺贝尔奖,将会成为全世界仅有的两个同时拿到菲奖与诺奖的科学家,对于提升夏国在国际科学界的名声地位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种种,清木大学极度关注紧张此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只是清木大学,全国也有数不清的科学家和政商界的大人物都是关注着此事。

在这样高的关注度下,黄校长肩膀上的压力就尤其重了。

顾伯钧副校长出声道:“秦克在-方程上取得的学术成果,是全世界最领先的,流体力学对于物理学界乃至于整个科学界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而宁青筠作的拓扑量子计算报告,更是关系到未来最新的量子计算机发展方向,同样意义重大。只要两人正常发挥,别人想压过他们一头是很难的。”

物理系的周善春主任也说道:“是啊,秦克和宁青筠都是今天早上作的报告,这个时间比下午要好点,而且是秦克在前,宁青筠在后,只要秦克先声夺人震住全场,后面宁青筠也会轻松得多。”

几位校领导都微微点头,其实在场人人都知道,前面五天里的四十位候选科学家们无一不是全力以赴,一位近年七旬的老科学家甚至因为发声太过用力,到后面体力不支,几近昏倒,完成报告后是被人扶下讲台的,他的这份认真与拼搏精神,也赢得了满场长达五分钟的声援掌声。

新闻里说这届“爱因斯坦科学奖”竞争之激烈前所未有,确实没半点夸张——这也与本届评选活动受到的关注度最高也有关,谁不想在当着全世界观众直播这样难得的机会,宣讲自己的学说,提升自己在科学界的名声地位?

有位老教授倒是露出了笑容,轻松道:“我也觉得不要紧,秦克和宁青筠占着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年轻。”

是啊,秦克和宁青筠才刚刚满22周岁,放眼全世界,能在这样年纪就站到如此高级别舞台的物理学家,实在已挑不出第三个了。

哪怕很遗憾地与这届的“爱因斯坦科学奖”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失之交臂,未来还有几十年的时光。

凭两人近些年来不断在学术、科研上取得的奇迹成果,只要学术底蕴再积累多些,最终拿下这两项大奖几乎没什么悬念。

唯一的悬念就是他俩会在什么时候拿到这两项大奖而已。

不少人听到老教授的话都暗暗赞同的点头。

田剑兰院士却有不同的看法,她摇头道:“秦克和宁青筠自从迈入学术界与科研界以来,不断地创造奇迹,除了本身的天赋与努力外,靠的就是一股一往无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锐气与冲劲。而且正因为他们年轻并且不断地取得成功,才会分外吸引全世界的关注。”

说到这里,田剑兰院士目光里多了几分的凝重:“今年将会是他们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一年。一旦他们折戟沉沙,围绕着他们身上的‘奇迹’与‘不可思议’光环就会褪却。后面想再竞争诺贝尔奖,难度就会高出许多了。他们得付出多几倍的努力与汗水,再加上一定运气,才有可能成功。毕竟,不是每一年他们都能取得这么多耀眼的成果。”

众人不得不承认,田剑兰说的更有道理,科研成果不是大风刮来的,谁也不敢说自己在三五年内就会有新的重大成果诞生,更别说每一年都有了,而且江山代有人才出,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