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三章 会是载誉而归,还是铩羽而回?(3/4)

匆办好报到手续后便拉着宁青筠“逃”掉了。

不然被人围着,估计这两天接下来的行程计划就得泡汤了。

秦克二人没入住斯德哥尔摩大酒店,而是住到了几百米外、卫锋提前安排好的酒店里。

换过衣服,吃过午饭,两人才有空仔细地看起手里的评选大会小册子,里面介绍着所有候选人的信息。

“爱因斯坦艺术奖”、“爱因斯坦教育奖”姑且不论,光是“爱因斯坦科学奖”的候选人就有50名,这50名候选人将会在3月3日开始的评选大会里,轮流作一个小时的报告。

整个报告的流程长达六天,在第七天,也就是3月9日,才会最终评选出一名“爱因斯坦科学奖”的获奖者名单。

“这次的竞争好激烈呀。”宁青筠翻看着手里的小册子,秀眉轻蹙,显然是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以往他们争取菲尔兹奖时,只是与全世界数学界的优秀学者竞争,此次的“爱因斯坦科学奖”,却是要与全世界所有的优秀科学家同台竞争,哪怕候选人只有五十名,但想从这五十人中脱颖而出,又谈何容易?

比如日国的长谷川教授,通过td-43以及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指明了新的方向;比如麻省理工的遗传学家圣地亚哥·穆内教授,发明了用于试管婴儿实验室的微型“生物芯片”,能极大的降低试管婴儿的费用,帮助无数无法怀孕的底层民众圆了“孩子梦”;又比如鹰国剑桥大学的埃特奥特·加洛教授,实现了纤维电池的规模化连续生产,将会对可穿戴设备和印刷电子产品等产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可以说,这五十名候选人,没一个是浪得虚名的,人人都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家。

哪怕秦克和宁青筠手握“计算种子学”、“沙漠红薯”以及“青柠拓扑超导涡旋态理论模型体系”等应用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但对于这次来参加“爱因斯坦科学奖”评选大会能否载誉而归,两人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至于证明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举世瞻目的成果,都是纯粹数学方面的理论成果,不会被纳入到本次“爱因斯坦科学奖”的评选参考依据里。

不过秦克天性乐观,他笑道:“不要紧,我们能来这里成为候选人之一,就相当于是达到了当前世界前五十名最优秀科学家的水平,这样一想是不是就大大地提高了信心?”

宁青筠一想也是,终于又露出了笑容。

秦克伸手揉揉宁青筠的秀发:“走,我们先出去逛逛,明天我们再去瑞典皇家科学院拿外籍院士的证书。”

这个“爱因斯坦科学奖”的评选规则,据说是会参考候选人取得的科研成果,同时也会参考各个候选人在台上作专题报告的表现,评委会会将两部分综合起来考虑,并进行投票表决,所以报告会上的表现也很重要。

秦克不想宁青筠因为太过紧张而影响到临场发挥,便决定先带宁青筠出去放松下心情。

反正证书又没长脚,不会自己跑掉,晚一两天去取并不要紧。

两人戴上人皮面具,换过衣服,通过特别的通道,从酒店的后门离开了酒店,随即手拉着手,漫步在斯德哥尔摩的街头。

陪伴他们出游的是两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男女,真实名字叫什么不清楚,但护照写的名字是“姜超”、“姜琦”,对外身份是香江大学的大学生,是秦克和宁青筠的大学同学,一起相约来瑞典旅游的,但乘坐的是其他航班。

姜超与姜琦长相也比较普通,不算好看但也绝对不丑,但打扮时尚,怎么看也不像是保镖,但秦克倒是瞧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